|
|
|
留言作者/內容〈544〉 | |
![]() |
我相信一定有人質疑為什麼自己已供養、布施與持戒,卻沒有看見善報?諸法因緣生,從「因」到「果」的形成中間需有諸多的「緣」來配合,而「時間」就是一項很重要的「緣」。 曾經,有一位對佛教有興趣、但不算是虔誠佛教徒的女同事問我:「是不是供花給佛舍利塔就可以變漂亮?」 我回答:「據佛經的記載,原則上是如此。」 她又問:「那為什麼我供花之後並沒有變得比較漂亮?」 我並沒有惡意,我直言回答她:「嗯…如果妳想馬上變漂亮,我覺得妳去找美容醫師整形可能會比較快,又或者妳可以重新投胎!」 以上,謹供諸法友參詳思惟。 |
![]() ![]() |
留言作者/內容〈543〉 | |
![]() |
|
![]() ![]() |
|
![]() |
悄悄話 2019/8/10 下午 08:56:11 - 1樓 |
留言作者/內容〈542〉 | |
![]() |
|
![]() ![]() |
留言作者/內容〈541〉 | |
![]() |
《淨天經》 本經與巴利語聖典《相應部》第6經第3篇《Brahmadevasuttaṃ》(中譯為《淨天經》)的內容幾乎完全一樣,唯一不同之處在於本經中點化淨天尊者母親的天神是欲界四大天王的多聞天王—北方毘沙門天王,而在巴利語聖典《相應部》的經文中則是大梵天王。 修行有成的聖者都會有龍天護法善神冥冥中隨身護佑,除非這位聖者的宿世惡業已成熟,已無法扭轉乾坤,否則護法神都會保護聖者們平安順利。 然而,天界諸神也並非都信奉三寶,就如同人間大多數的人類都不信仰三寶。人間有很多的人,不管他們是否為外道或沒有信仰的無神論者,可能都是很善良慈悲與正直的人士,他們平時孝敬父母,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他們的身、語、意及道德操守甚至比一般人都還要高尚;但,他們就是不信三寶,甚至對三寶有敵意,這一類的人死後很有可能投生到天界當神威顯赫的大天神,但是當了天神的他們依然討厭三寶。當他們看到人間有非常精進的修行者,便擔心自己在天界中的地位與權勢被取代,因此可能暗中來挑戰、試驗、誘惑這些大修行人。 這個現象就是告訴我們,在凡人的世界裡沒有絕對的(永恆不變)好人與絕對的壞人,所謂的壞人之所以邪惡,是因有諸多的惡因緣促成他走到這一步,然而諸法無常,如果這個惡人宿世善根(良知)未泯,當其善緣俱足,遇到善知識(貴人),仍有可能因受到教化而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奮發圖強;而所謂的好人,只要他仍是一個凡夫(有「我見」與「我執」),他就會被心中的貪愛與嫉妒所綁架,一旦惡緣(誘惑或逼迫)現前,發生利害關係的衝突與矛盾,便可能與他人勾心鬥角,造作各種損人不利己的惡業,例如戰爭,嚴重者甚至殺父殺母。 因此,佛陀說: 設作轉輪王 或復生天上 雖得於勝定 不如預流果 上開偈語的大意是說:轉輪聖王、天神、甚至是四禪八定的妙樂雖好,但終究不離無常,遠不如初果的福報來得可貴,因為人間及天上的歡樂,終有消逝的一天,屆時仍有下墜三惡道的危險,但成就初果之人,必將於人間天上享其福樂,已永閉通往三惡道之門,且最遲將於第七次的轉生就必將在那一世正向解脫、趨向涅槃。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99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9/8/8農曆七月初八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38.htm |
![]() ![]() |
留言作者/內容〈540〉 | |
![]() |
現在適逢農曆七月,也是華人世界民間信仰的鬼月。 前幾天,我看了一個談話性節目,應景談了鬼月"抓交替"的主題。其中,有一位名嘴說了一則漁夫溪邊拯救三個小孩的故事,他說六年後,這名漁夫罹患癌症而往生,於是這個名嘴與另一位命理師共同下了一個結論:就是因為那個漁夫破壞當初孤魂野鬼要取這三名小孩的命,壞了祂"抓交替"的機會,於是鬼魂來報復漁夫,害他的性命來代替三名小孩。 我看完節目後,不禁感嘆佛陀的話實在是至理名言—世俗的顛到邪見真是可怕。 佛陀具足不可思議的「十力」,此「十力」非宇宙寰瀛中的一切沙門、婆羅門、天神、魔、梵天、乃至其他聖者所具備,而其中的一項「知三世業報智力」,也就是世間唯有佛陀能清楚、洞悉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果」、「報」,能通達業力複雜運作的箇中奧秘,因此佛又稱作「一切知智者」。 講到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果」、「報」,佛陀在經中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小小的芥子長成大果樹的譬喻。最初的一粒小芥子看似不起眼,但在適當的外緣給予了充足的養分,經過了一段相當歲月的蟄伏,最終長成了一棵巨大的果樹,並開出纍纍的果實。 但,我們不要忘記,從最初的一粒小芥子,長到最後的大果樹,這中間必須歷經相當時間的蟄伏與等待,甚至果樹愈大所需的時間可能也愈久;而更重要的是,成長的過程中必須有「緣」的配合,如陽光、氣候、土壤的品質、肥料、農夫的栽培技術與守護等等。至於,那種當天下種,然後睡一覺隔天醒來便長到高聳參天的大樹,那只存在於童話故事中傑克的神奇魔豆,只是一種神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貫穿三世不變的真理,不管佛陀有沒有出現在世間,它都是顛撲不破的自然法則定律。 如果,小芥子長成大果樹的譬喻是對的,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這個邏輯來檢視很多的案例。在佛經中最常被人提到的一個現世福報的案例就是古印度波斯匿王的愛妻—茉莉夫人。茉莉夫人的出身與波斯匿王懸殊,在印度如此重視種姓階級的環境,她能躍身為國王的愛妻,簡直就是「麻雀變鳳凰」的古印度版。 很多人認為茉莉夫人犧牲了自己的早午餐,將其供養給佛陀,因此換得了榮華富貴。但如果用「小芥子長成大果樹」的邏輯,茉莉夫人的情形正確的解釋應該修正為她當初對佛陀的奉獻供養,是促使其宿世善業成熟的「增上緣」,是讓她過去世所累積的善因種子成熟的強力催化劑。 也就是說,茉莉夫人自己本身就具有榮華富貴的福德善業,但因為受到其他惡業的阻礙,或者其福德善業還不成熟,致使她在成為皇后之前從事看守花園一職,直到她遇見並供養了佛陀,這一份強而有力的善業行讓她蟄伏已久的福報終於成熟抬頭,或排除、壓過、推翻了阻礙她獲得富貴的惡因緣。 有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茉莉夫人事後參訪佛陀時自己講過的一段話得到證明,在巴利聖典《增支部》第3經及北傳比丘《四分律》中對於這一段經過都有完全相同的記載。茉莉夫人對佛陀說:「世尊,只因我前世生性暴躁易怒,每次只要旁人稍微說我一些壞話,我就心生怨恨、憤怒、狂怒、怏怏不樂,並且將心中的憤怒表現在外,因此緣故使我今生長得面貌醜陋,身材粗劣,望之可怖,不受人喜愛;世尊,只因我前世樂於以食物、飲料、房舍、車子、花環、香料、油膏、被褥、以及燈盞等民生用具供養、佈施予沙門、婆羅門一類的修行人 以及貧窮、困苦、孤獨、無助的人;我也不生性善妒,看見別人獲得財富、榮譽、尊敬、禮遇、崇拜等好名聲,不會覺得嫉妒,更不因妒生怒,因此緣故使我今生富裕多金,貴為王妃,受人尊敬。」 茉莉夫人在經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她說她自己的榮華富貴是種因於「過去前生」的樂善好施與量大不善妒。 我再引用優秀的德雄尊者講解巴利聖典《小業分別經》時說過的一段註解: 做了許多善事的人,有可能由於他今生現在所做的善業支助滋養了他過去世的善業,令他過去前生的善業催化成熟,因而不久便得到快樂的果報;但,那並不是他今生現在所做的善業而得到的果報,而是他過去的善業得到了充分的助緣滋養後所產生的果報;反之,做了許多不善業的人,有可能由於現在所做的不善業支助滋養了他過去的不善業,使她過去前生的不善業催化成熟,因而在他今生便得到痛苦的果報。 現代很多人遇到衰事,便想到尋求方術(奇門遁甲)、風水、求神、祭改等民間習俗來改運,如果這些法術當真百分百靈驗,那麼這個世間就不該有不幸的苦命人,也不該有老、病、死,佛陀也就不會在世間傳法;換言之,這些都是在果報上的一種執迷(執取)。從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確認唯有「善因」+(x)「善緣」=「善果報」;也因此,佛教徒的最佳、最有效的改運方法就是諸佛通偈的「諸惡莫做、種善奉行、自淨其意」,也唯有善業(行)才是使過去生善因(種子)成熟的增上「善緣」,才能喚起蟄伏中的善業福報,才能排除阻礙福報成熟的障礙,才是改運最有效的良方。 至於茉莉夫人最初奉獻供養給佛陀的那一缽飯,也必將是她未來生生世世人間天上的另一個善因種子。 再回到該節目名嘴說的那名漁夫拯救三個小孩、卻在六年後罹癌往生的事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如果我們深信因果不昧的真諦,那麼漁夫罹癌往生就應該歸咎於他過去前生的其他"殺生惡業"在他拯救小孩的六年後的這個時間點先成熟了,當然也可能再加乘上他今生當漁夫捕殺水族生命的"惡緣"所致。 然而,漁夫拯救三名小孩的善業在他當生還來不及成熟,可是業力因果不昧,卻必將在他的來生、乃至生生世世使他安享福樂。 座談節目中的那個名嘴與命理師不明業力因緣果報,卻歸咎於漁夫因「救人」而破壞了鬼魂「抓交替」,所以鬼魂前來報復。這種思維凸顯了愚痴無聞凡夫的「急功近利」或「短視近利」。此外,名嘴與命理師在節目上廣為宣導這種邪見,造成的後患就是"天下的好事都不能做了!!" 如果,節目中的名嘴與命理師的見解成立,那麼醫院裡成天救人的醫護人員、消防人員、警察、志工等等,豈不都該死上千百回? 他們的這種思維,套句台灣話的講法,就叫做「牽拖」;也可以說是「不當聯結」;在佛教的講法是「非因計因」或「顛倒邪見」。 佛弟子真的應該要慎思明辨!! |
![]() ![]() |
留言作者/內容〈539〉 | |
![]() |
以下是我的朋友寄給我的文章,也許有人已經讀過,文章敘述的重點呼應佛教的業力因緣果報法則中的"迴力鏢定律"。 什麼是"迴力鏢定律"呢?當我們向外拋擲出迴力鏢時,迴力鏢在外繞一大圈之後就自然會被拋回到當初投擲迴力鏢者的身上。如果,我們把迴力鏢看成是我們造下的善業與惡業,那麼當因緣成熟時,果報就會落到我們自身的五蘊,而不會遺落到外界的地、水、火、風等他處。 ~~~~ 真 人 真 事 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國一個鄉村的田野裡,一位貧困的農民正在勞作。忽然,他聽到遠處傳來了呼救的聲音,原來,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農民不假思索,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得救了。後來,大家才知道,這個獲救的孩子是一個貴族公子。 幾天後,老貴族親自帶著禮物登門感謝,農民卻拒絕了這份厚禮。 在他看來,當時救人只是出於自己的良心,自己並不能因為對方出身高貴就貪戀別人的財物。 故事到這兒並沒有結束。 老貴族因為敬佩農民的善良與高尚,感念他的恩德,於是,決定資助農民的兒子到倫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農民接受了這份饋贈,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來的夢想。 農民很快樂,因為他的兒子終於有了走進外面世界、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老貴族也很快樂,因為他終於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夢想。 多年後,農民的兒子從倫敦聖瑪麗醫學院畢業了,他品學兼優,後來被英國皇家授勳封爵,並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他就是亞歷山大•弗萊明,青黴素的發明者。 那名貴族公子也長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但幸運的是,依靠青黴素,他很快就痊癒了。 這名貴族公子就是英國首相邱吉爾。 農民與貴族,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手,卻為他們自己的後代甚至國家播下了善種。 人的一生往往會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幫助別人或感恩別人,卻可能冥冥之中有輪回。 這個故事,讀了一遍眼角有淚,再讀一遍,依然有淚珠滑落 ... 我想此刻,你的內心也無法平靜吧 ... 原來,善意可以如此美妙 ... 原來,善意可以如此接力般地傳遞 ... 親愛的朋友,既然我們有幸欣賞到這篇文章,既然我們感動著對方的感動,讓我們把這份善意長長久久地保持下去...,如此,我們每一天都是幸福和幸運的! 懂得感恩,自己心情好 ... 生活,原來如此美好! 當您讀完本篇文章時,你可將它傳揚出去,傳播一些積極的資訊,讓世間多一點愛。 這就叫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
![]() ![]() |
留言作者/內容〈538〉 | |
![]() |
以下是摩訶布瓦尊者西方弟子戒寶尊者的來信分享:
七月十三日,我們僧團替某位新比丘舉行了剃度大典。Eugene Long,一位長期住在阿練若(森林)僧團的居士,在19位比丘及100多位在家人於典禮中的見證之下,正式出家成為比丘。
他的巴利語法號Genedhammo ,中文為"法行",意思是"與法同行的人"。今年的雨安居,我們僧團有六位比丘了。
On July 13 we held another Bhikkhu ordination ceremony. Eugene Long, a long-term resident at Forest Dhamma Monastery, was ordained as a Bhikkhu in a ceremony attended by 19 monks and over 100 lay people. (see attached photos) Gene’s Pāli name is Caraṇadhammo meaning “one who progresses with Dhamma.” We now have 6 monks for this year’s vassa.
![]() ![]() ![]() |
![]() ![]() |
留言作者/內容〈537〉 | |
![]() |
真理的寶藏--法句經的故事 第一品/雙品 http://www.charity.idv.tw/g/g.htm |
![]() ![]() |
留言作者/內容〈536〉 | |
![]() |
《真理的寶藏》—《法句經的故事》與《本生經故事精選繪本》 祇樹給孤獨園林的「南傳法句經故事」單元懸宕已久。最近,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的精裝版《真理的寶藏》—《法句經的故事》與《本生經故事精選繪本》,其內容都是正法舍利的瑰寶與精華,本人已得釋聖悔法師的應許,將以上兩本著作的內容全都匯集在祇樹給孤獨園林中,並將《法句經》中文版真人讀誦的影音檔同步附在相關的網頁裡,重建佛陀圓寂後遺留給後世的法身舍利塔,供有慧根及善根的後人頂禮閱讀,敬請多多支持。 |
![]() ![]() |
|
![]() |
善哉善哉善哉
2019/8/21 下午 09:03:35 - 1樓
|
留言作者/內容〈535〉 | |
![]() |
喬正一 優婆塞您好 今天是齋戒日, 感恩閱讀此站 而認識齋戒 持戒的功德。 Sādhu!Sādhu!Sādhu! 除了沒網路之外,我天天拜讀貴站 只想學更多的佛法。 我也跟朋友推薦這裡 請他們 自己也來讀阿含經,去認識真正的 佛經 佛法是什麼。 但是也發現有很多年長者 完全沒有手機 也不會使用電腦,甚至平板電腦。 所以 我想到是否 可以把這裡已經翻出來的 白話文阿含經印成書冊? 既能推廣 阿含經 也讓無法上網的人士,有機會閱讀白話文的阿含經,認識真正的佛法。 祝 版主 健康 平安 愉快 |
![]() ![]() |
|
![]() |
謝謝支持與鼓勵 有這個計畫,因為目前正在修訂"阿姜曼正傳"第二版繁體中文版與簡體中文版,等這項工程告一段落之後,因緣成熟時,我們會陸續出版。比如說,先出版"如來聖弟子傳",再來"彌蘭王問經",還有"雜阿含經選譯"、"中阿含選譯"、"長阿含選譯"、"增壹阿含選譯"等白話文版,敬請期待與支持,謝謝。 2019/6/11 下午 04:57:32 - 1樓
|
![]() |
To Joe: 善哉善哉 2019/6/15 下午 12:42:58 - 2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