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very留言板| |版主主頁| |版主管理| |免費申請| |功能特色| |虛擬主機|  

祇樹給孤獨園林

歡迎光臨給孤獨園林。 請各位到此一遊的訪客切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也不可觸犯法律,否則後果請自負。 《吉祥經》有云:「適時論法義,此謂真吉祥」。希望大家善用留言板的功能,認真、理性、誠實的探討法義,增長彼此的智慧,此謂功德無量。

因為有瘋狂偏執的愚痴網友在留言板上作亂,因悲憫他(她)的惡行,不使他(她)增加惡業,故而不得已暫時關閉留言板,懇請愛護本網站的法友見諒,並繼續給予支持及鼓勵。

真正修行好的人一定心胸開闊,能尊重與包容不同的意見與觀點。

我們應該牢記佛陀教導我們應善護自己的身口意,而口業就包含了四種: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現今的網路虛擬世界,大家都使用鍵盤,一樣是口業的呈現。

千萬不要逞一時口(筆)快、口(筆)無遮攔去傷別人,也不要以為躲在網路的虛擬世界就可以用鍵盤恣意去攻擊別人;如果我們放任口(筆)業去傷害別人,就一定會有看不見的小人在某一天從天涯海角的遠方,穿越網路,在今生,或來世,乃至生生世世,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攻擊或誹謗我們。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我們也曾經是別人看不見的小人,對別人也做過同樣的事。

願大家共勉之。


 

 



新增留言 | 搜尋留言


留言作者/內容〈772〉

阿支羅迦葉經

阿支羅迦葉經
 
本經與巴利語佛經《相應部》第12、17經等經文的內容相同。
 
本經中的主角阿支羅迦葉在巴利語佛經中被描述成一位裸形外道的修行人,他對佛陀提出一連串的問題,他問佛:「苦是自作的嗎?是他作的嗎?是自他作的嗎?是無因作的嗎?」,但佛陀說這些問題都是無記,不予回答。
因為「自作」是以一個恆常不變的「我」為前題,而「他作」則是以外道的上帝造物主為前題,以上都不脫極端的「常見」;至於「無因作」則是斷滅論。而佛陀是以中立的「緣起緣滅」來看世間因緣生、因緣滅。
 
本經中的阿支羅迦葉聽聞佛陀說法之後,在歸程的路上被一頭牛的牛角給刺死。這一段過程在南傳《法句經》的註釋中有提到阿支羅迦葉的死其實是被一個女厲鬼所操控的牛給刺死。
 
阿支羅迦葉與釋迦牟尼佛的其他三名弟子在過去久遠的某一世中都是富二代,同時也是紈褲子弟。有一天,他們約一個美麗的女子一同到公園裡舉辦集體性派對取樂,事後他們想佔女子的便宜,不想給錢,甚至心生歹念殺人棄屍,並把當初預付給女人的一千個金幣給搶回來,還搶走她身上所有的金飾。
 
女子死前心有不甘,於是發下狠毒的咒願:「這些無恥的傢伙,玩過我以後竟然還謀財害命。我一定要以牙還牙,我要報仇,我死後一定要化作厲鬼,生生世世都要取這四個人的賤命!」
 
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四個紈褲子弟在那一世共同造下的共惡業,猶如向外拋擲出去的回力鏢,當他們的惡業成熟之時,都一一回擊到他們四人的五蘊。之後,他們四人的生生世世多次都被女鬼害死。直到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他們四人的惡業還沒有結束,依然難逃厄運,全都被女鬼害死,無一倖免。
 
所以佛教到底有沒有冤親債主的概念呢?在傳統的原始佛教經典中並沒有出現「冤親債主」這四個字,可是本經中的阿支羅迦葉的橫死就是宿世冤親債主找上門索命的案例。
 
我們從這一個案例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佛陀難道不知道他的四名弟子的非自然死亡都是肇因於女厲鬼所為?佛陀是一切知智者,他當然知道,可他既然知道,為什麼不出手阻止女厲鬼並拯救他的四名弟子?這是因為佛陀深知這四名弟子的宿世惡業都已成熟,神通不敵業力,即便尊貴神聖如佛陀也不能隨意介入或逆轉他人的因緣果報。
 
但佛陀知道,這四個弟子的宿世波羅蜜都已成熟,他可以幫助他們的地方就是在他們發生意外之前讓他們各自證得相應的道與果。
 
根據南傳佛教的說法,阿支羅迦葉在上一尊迦葉佛的末法時代曾是一名非常勇猛精進的比丘,但他在當時並沒有任何的成就,可是功不唐捐,阿支羅迦葉在當時付出的努力都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得到了回報,而且他是以居士的身分證得了阿羅漢果,並且被佛陀讚譽為最快證得解脫的居士。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302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2/19農曆正月二十九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joe21799   Hidden:   2023/2/19 下午 02:57:17 ()

留言作者/內容〈771〉

無我的重點與中心思想

其實佛法的「無我」的重點與中心思想不外乎以下三點:

一、五蘊乃諸多因緣組合的暫時存在體

二、五蘊乃緣起緣滅的生滅生命現象,非永恆不變的實體,因此並沒有所謂的「自性」、「靈魂」、「佛性」、「阿賴耶識.」...

三、「無我」是指不可掌控,例如人人都想青春永駐,可事與願違;人人都怕死,不想死,可人生自古誰無死?連佛陀也不例外,等等等....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認為鬼魂就是靈魂,是一種精神存在,沒有肉體。但,這也是世人的一種迷思與邪見,就佛教的觀點,鬼魂是一種「有情」(眾生),依其上一世或多生以前的惡業因緣化生的名與色,但祂們一樣有「名」、「色」、「識」三者的存在,也有物質的存在,也就是祂們也有色蘊,只不過祂們的色蘊是以四大元素中的「風大」為主,其他如「水大」、「火大」、「地大」都非常的稀少,不像人類是以肉眼可見的粗糙「地大」與「水大」為主幹,因此傳說中鬼魂出現時多會起陣陣「陰風」,而且四周圍的溫度下降變冷

總之,「名」、「色」、「識」三者一定要相互依存才有意義,缺一不可,但「名」、「色」、「識」三者都不是「我」或「我所」。

joe21799   Hidden:   2023/2/18 上午 11:22:55 ()

留言作者/內容〈770〉

美少女說業力因緣果報

這個長相清秀甜美又頭腦清楚聰明的香港少女,用很清楚的邏輯講解了佛教的業力因緣果報的觀念,真的很了不起,她講述的內容大致上都與佛教的正見相應,唯一有一處比較特殊的地方就是她引用了後期大乘佛教《大般涅槃經》中「定業」與「不定業」的概念,這一點在原始佛教的經典或上座部佛教中都沒有提到過,不過沒有關係,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

這麼年輕就能把佛教的業力因緣果報的概念掌握得如此透徹,不簡單,勝過了很多的佛教法師,誠摯與大家分享如下:

https://youtu.be/fPdvoIqHdks

https://youtu.be/Ix_oSVgL4kc

joe21799   Hidden:   2023/2/17 上午 09:50:00 ()

留言作者/內容〈769〉

蘆草喻經

蘆草喻經

本經與巴利語佛經《相應部》第12經的經文內容相同。

本經中的其中一位主角摩訶拘絺羅尊者,出家以前又名為長爪梵志,他是舍利弗尊者的舅舅,「摩訶」意指「大」,「拘稀羅」意指「肚子」。他博學多聞,遍覽群籍,平日與其姊辯論必勝,嗣因其姊懷孕,反被姊勝。他心知姊姊胎中所懷必是智人,在胎中尚能託辯於母口,他日一旦出娘胎,必定舅不如甥,豈能無愧?於是他發奮圖強,前往南天竺,學外道十八經,勤讀四吠陀經典,日以繼夜,焚膏繼晷,以致無暇理髮剪爪,因而人皆稱之為長爪梵志。

十六年一閃即逝,當摩訶拘絺羅學成歸國之後,欲找外甥舍利弗辯論,可他的姊姊卻說舍利弗早已隨佛出家。當時他很不屑地對其姊說:「這個瞿曇何德何能?能作我外甥的老師?」,於是他前往佛前索甥。佛陀與他約定,若他能辯論獲勝,當送還舍利弗。他接受挑戰,於是先立下大前提:「我以一切法不受為宗。」佛陀輕鬆地四兩撥千金,反問他:「你現在提出的這種見解是『受』還是『不受』呢?」,他立即驚覺自己的主張有矛盾,因為若「受」是他的見解,則與自己立下的前提相違;若說「不受」,又哪來的前提呢?因而低首慚愧,對佛頂禮,決心追隨佛陀出家,三年內即通達三藏,且證得阿羅漢,佛陀曾當眾讚許他為如來聲聞弟子中四無礙智第一(見《雜阿含經》相應部第一二相應第二經》。

一般凡夫或外道皆錯認『識』就是『靈魂』、『神我』或『真我』,且永恆不滅,且錯認當人死之後轉世時,這個『識』便會離開前一世舊的身體,就像搬家一樣,又換到另一個下一世新的身體裡去。然而佛教卻認為這是一種『常見』與『我見』,是一種邪見。在本經中,摩訶拘絺羅尊者非常生動且具體地解釋了所謂的『識』是無法獨立長存的東西,它本身也是一種生滅無常的覺知現象,它必須依靠『名』(精神)與『色』(身)這兩大因緣與條件才能緣生;反之,『名』與『色』也必須依靠『識』才能發揮作用。

摩訶拘絺羅尊者在本經中舉了三根蘆草彼此相互架立在空地上的例子,如果我們想把三根蘆草都架立於空地上,我們該怎麼做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將這三根蘆草彼此展轉相互依靠交叉架在一個點上,這樣三根蘆草不就能同時竪立起來了?這個時候,如果拿掉其中一根蘆草,其他兩根蘆草便得不到支撐而無法豎立;同理,若拿掉其中二根,剩餘的一根蘆草也不可能獨自站立。這三根蘆草能夠豎立於空地的因緣一定是它們彼此展轉相互依靠而得以架立在地面上。而『識』緣『名』與『色』,或『名』與『色』緣『識』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三者間的關係彼此互為因緣,一定是三者彼此展轉相互依靠才能得以發揮作用。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288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2/5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98.htm

joe21799   Hidden:   2023/2/5 下午 02:52:30 ()

留言作者/內容〈768〉

鑿山喻經

鑿山喻經

本經與《雜阿含經》第1079經、《別譯雜阿含經》第18經、巴利語佛經《中部》第23經等諸經文的內容相同。

本經中的迦葉尊者並非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尊者,「迦葉」這一個名字在古印度可能是很常見的名字,例如佛陀的阿羅漢弟子當中還有三位出家以前在古印度社會上是赫赫有名的拜火三迦葉兄弟祭司。本經中的迦葉很可能全名叫做鳩摩羅迦葉,(巴利語:kumārakassapa),又譯為拘摩羅迦葉、童子迦葉、童真迦葉、童女迦葉等,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也是一位阿羅漢,關於他的生平事跡,主要見於《長阿含經》或巴利語佛經《長部》中的《弊宿經》。

本經中對迦葉比丘出謎題的天神,應該是佛教的護法神,祂能出這等高深水準的謎題,顯見祂自己應該是一位四雙八輩,也就是說祂的修行成就若非初果,就是二果或三果。至於祂會現身在迦葉比丘的面前出謎題考他,那是因為這一位天神跟迦葉比丘過去一定有很深的善緣,他們彼此間在前生累世很可能是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師徒、或同修善友的關係,因此這一天神在此世才會紆尊降貴下凡來點化迦葉比丘,在修行上助迦葉一臂之力。

選譯自《增壹阿含經》第39品第9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1/29農曆正月初八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t/t121.htm

joe21799   Hidden:   2023/1/29 上午 11:54:32 ()

留言作者/內容〈767〉

蜜丸喻經

蜜丸喻經

本篇經文與《增壹阿含經》第40品第10經、巴利語佛經《中部》第18經的內容相同。

本經是由被佛陀譽為「論議第一」的摩訶迦旃延尊者為其他比丘解說佛陀簡略的開示,重點是六根因接觸到六塵而緣生出六識,因六識而緣生出十二因緣的『觸』,因為有『觸』便有『覺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因為有『受』便緣生『想』(認知);因為有『想』便緣生『思』(理解、思惟、判斷、推理等心智活動);因為有『思』便緣生『念』(當下概念的形成與過去經驗記憶的連結);因為有『念』便有了『分別心』。

而修行的重點在於當六根接觸到外界的六塵,不論是過去、未來、現在的六塵,都不緣生出貪愛、迷戀、執著、陷溺於苦邊的六識,而這裡所謂的苦邊是指:貪欲心結、瞋恚心結、愚痴心結、驕慢心結、無明心結、我見心結、疑心結,還包括鬥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等等,也就是「四聖諦」的「苦集諦」。

只要能依照三十七菩提分(苦滅道諦)斷除、熄滅苦因(苦集諦),便是法味(苦滅聖諦),佛陀在本經中說了一則譬喻,猶如有人因走入無人的山林間,忽得一顆蜜丸,於是便嚐了一口而體驗品嚐到了甜蜜的滋味,同理,只要有人正(內)觀六根、六塵、六識等無常、緣起緣滅、無我的實相,便能體驗到法味。

今天是農曆大年除夕,我真的很感恩能有此殊勝的福報因緣,在眾華人都享受欲樂的今天有幸安靜地受持布薩八關齋戒一天一夜,並乘坐時光機穿越時空回到古印度佛陀時代親聞佛陀與摩訶迦旃延尊者的開示,真的是其樂無比,願以此 法喜法樂與諸法友及諸護法善神分享,善哉,善哉。

選譯自《中阿含經》第115經《蜜丸喻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1/21農曆大年除夕三十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n/n106.htm

joe21799   Hidden:   2023/1/21 下午 02:41:41 ()

留言作者/內容〈766〉

井水喻經

井水喻經

本經與巴利語佛經第12經的內容相同。本經中有四位比丘在討論法義,而且他們所討論的是非常殊勝珍貴的議題,他們討論的重點環繞在是否有人在還活著的時候能自知自證寂滅涅槃,但他卻還不是煩惱已斷盡的阿羅漢?

經中一開場發問的那羅尊者被佛陀在《增壹阿含經》中譽為「能降伏龍,使奉三尊」。

此經的內容是有非常名的「井水喻」,經中一開始回答問題的茂師羅尊者因為已自證知十二因緣,也知涅槃的存在,但他卻還不是諸漏已盡的阿羅漢,這一點讓那羅尊者質疑有矛盾,而在場的另一位殊勝尊者則跳出來解釋,他舉了一個例子說明如同有人看到了井中的水,卻暫時還沒觸碰到井水,以此說明確實有人可以在還活著的時候便能自知自證寂滅涅槃,但他卻還不是煩惱已斷盡的阿羅漢的情況。

由這篇經文可知,茂師羅尊者在這場討論會的當時應該已證三果或初果。

這個問題在好多年前我也曾寫信向美國森林頭陀比丘僧團的住持戒寶尊者請教過,戒寶尊者則引述他的老師摩訶布瓦尊者(泰國聖僧)的譬喻為我開示,摩訶布瓦尊者的開示與本篇《井水喻經》有異曲同工之妙,全文公開如下,供諸法友參考,但願對諸法友有所啟發與助益:

「假設有一個旅人走入森林之中,他遇見一座清澈、乾淨、鮮甜的池水。但,池塘的水面上覆蓋著浮萍,因此池水並不能完全清澈見底。此人用手撥開浮萍,他發現池水看起來非常清澈、乾淨、鮮甜。他又用手舀起一掬池水品嚐了一下,他發現池塘裡的水真的很鮮甜。於是,他很認真地喝著池塘裡的水,直到滿足了他因長途跋涉所生的口渴,他解渴之後又繼續前行。

當他一離開之後,浮萍又像以前一樣漂過來蓋住了水面。至於那個旅人,雖然他已離開了,但飲用池水的記憶卻始終留在他的腦海裡。每一次當他又走進森林時,他都會直奔池塘,用手把浮萍給撥開,然後舀起水飲用,如果他想洗澡他就會跳進池裡盡情地洗澡。雖然他離開的時候池水又再度被浮萍完全覆蓋住,但在他的心中卻牢牢深植他對池水的信念,也就是池塘中充滿著池水,池水乾淨清澈,味道是絕對新鮮,這些信念永遠都不會被抹去。這個池水的比喻可以解釋入流者(初果)對法的體驗。」

One can say that the Stream-enterer briefly experiences the “taste” of Nibbāna. Luangta Mahā Boowa explained it this way:
“Suppose there is a man travelling deep into the forest who comes across a pond of clear, clean, fresh-tasting water. The water is covered with duckweed, though, so it isn’t completely visible. He parts the duckweed and sees that the water looks clear, clean, and inviting. He scoops up a handful of water to taste it, and then he knows that the water in the pond is really fresh. With that, he drinks from the pond in earnest until he has satisfied the thirst he has felt for so long and then continues along his way.
“Once he has left, the duckweed moves in to cover the water as before. As for the man, even though he has left, the memory of the water always stays in his mind. Every time he enters the forest he goes straight to pond, parts the duckweed, and scoops up the water to drink it and bathe himself to his heart’s content whenever he wants. Even though the water is again completely covered by the duckweed when he goes away, the convictions that are firmly implanted in his heart – that the pond is full of water, that the water is clean and clear, that its taste is absolutely fresh – these convictions will never be erased. This simile represents the experience of the Stream-enterer.”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351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1/14壬寅年臘月(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961.htm

joe21799   Hidden:   2023/1/14 下午 01:58:19 ()

留言作者/內容〈765〉

陰廟

陰廟

我不知該不該PO出以下的影片,不過,這一個問題曾在我腦海中縈繞了很久,而以下的這支影片的註解與我找到的答案相應,因此還是PO出來與大家探討。

俗話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強摘的果實不甜。該是你的一定跑不掉,不是你的,縱然機關算盡,最終依然空笑夢一場。 以下的這支影片很發人深省,我是虔誠的佛教徒,深信業力因緣果報。 但,聽聞坊間有不少人利用風水、符咒法術、養小鬼、拜陰廟等旁門左道得償所願,我就很不解這豈不是無中生有且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業力因緣果報說法相矛盾嗎? 

這支影片當中就說得很清楚,有人拜陰廟得償所願,是因為邪神厲鬼把前來祭祀拜拜求願的信徒的運勢做了一個調整,就如同影片中的那個李嬸,命中沒有富貴發財命,但拜了陰廟之後卻順風順水發大財,其實是邪神厲鬼預支了李嬸未來的健康與壽命換成李嬸渴望的財富,最終李嬸沒佔到任何便宜,最終還賠了性命。 

這個宇宙是平衡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想起NetFlix的熱門影集《獵魔士》中那個法力高強的超級大女巫,原本是一個醜陋不堪的女孩,眼斜嘴歪又駝背,從小被鄰居霸凌,可她因緣際會拜師學法術成了大女巫,後來學成後又渴望成為某強國的皇后,渴望集權勢與榮華富貴於一身,於是她利用巫術把自己變成超級大美女,在一次國王的宴會中她豔冠群芳,果如願擄獲國王的芳心而摘下后冠榮登后位。結果她雖得償所願,可她終其一生卻無法生育,不管她事後再怎麼施展黑魔法或求助天地一切鬼神都沒用,這就是女巫必須付出的代價,雖然她法力高強,可也無法事事如意。 

我又想到台灣早期很多人瘋大家樂與六合彩,有人也跑去求陰廟或睡墳墓拜鬼求明牌,結果雖如願中頭獎,可沒多久災禍連連衰事纏身,甚至丟了性命。雖有人說是因為賭徒沒有還願,但我認為不是這樣,不管賭徒後來有沒有還願,我相信最後都沒有好下場,因為他們就是沒那個發財的命(福報因緣),卻得到意外的橫財,那麼未來就必遭橫禍。 或許這也就是道家老子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就是「禍福相倚」的概念。

還有某港星也是,利用降頭法術擠身好萊塢當大明星,又搭上超級黃金單身漢,可最終仍被打回原形,不勝唏噓。 

拜陰廟、畫符咒、養小鬼等等邪術或旁門左道雖可救一時之急得償所願,但這應該就如同利用信用卡預支借款的概念,是在預支自己未來晚年或來生的福報,也就是挖肉補瘡或寅吃卯糧的概念。

https://youtu.be/RmGzN2Lj6z0

joe21799   Hidden:   2023/1/7 下午 03:32:24 ()

留言作者/內容〈764〉

六隨念經

六隨念經

本經與巴利語佛經《相應部》第55經、第6經等諸經文的內容相同。

本經中的主角是兩兄弟,他們都是波斯匿王的大臣,也是虔誠的佛教徒,平時經常供養佛陀與僧團,兩兄弟中的梨師達多智慧較高,而另一個富蘭那則持戒較精嚴,但他們二人在生時都已證得二果,死後都轉生到欲界的第四層兜率天(詳見《雜阿含經》第990經)。

本經的重點是經中的兄弟二人擔心無法經常見到佛陀與其他智慧比丘,請教佛陀該如何自處?佛陀則提醒他們可以修持六隨念,六隨念與四無量心對於在家佛教徒而言都是非常好的修持方法,願以此共勉之。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860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1/6農曆壬寅年十二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95.htm

joe21799   Hidden:   2023/1/6 下午 04:50:23 ()

留言作者/內容〈763〉

瞿低迦比丘的神識去了哪兒?

瞿低迦比丘的神識去了哪兒?

本經與《別譯雜阿含經》第30經、巴利語佛經《相應部》第4經等諸經文的內容相同。

本經中的主角瞿低迦尊者從「意解脫身作證」的定境退轉六次,所謂的「意解脫身作證」就是禪定成就,而他之所以六次禪定退轉,在本經中並沒有特別的說明,有人解釋是因為他生重病的緣故,而他為了避免第七次證得的禪定再次失去,所以舉刀自殺。

天魔在瞿低迦尊者死後一直在他的屍身四周尋找其神識,天魔很想知道瞿低迦尊者的神識到底在哪裡或去了哪兒?

「識」緣「名色」,而「名色」也緣「識」,「識」與「名色」彼此間互為因緣,「識」與「名色」之間的牽扯與糾葛就是「我見」(無明)、「貪愛」、「愛欲」、「執取」,也就是四聖諦中的「苦集諦」。

萬幸,瞿低迦尊者的福報與波羅蜜夠強大,千鈞一髮之際他證得了解脫,當瞿低迦尊者在死前證得了解脫,導致他的「六識」緣生下一生「名色」或五蘊的因緣都已徹底被斷除或止息,那麼瞿低迦尊者在死前的六識就不會再去攀緣抓取下一生的名色或五蘊,這就是天魔波旬為什麼那麼努力去找瞿低迦尊者的神識在哪裡卻一直遍尋無著的緣故。

這一篇經文中提到了瞿低迦尊者自殺的行徑引起很大的爭議,因為佛教的基本第一大戒律禁止殺生,亦不許佛教徒自殺,然而,瞿低迦尊者畢竟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案例,他死前證得了解脫,沒有來生。可是,不管怎樣,自殺都是一種極為愚痴的行徑,切不可貿然嘗試,瞿低迦尊者自殺的行徑完全不值得效法或鼓勵。

馬來西亞的慧光尊者曾不只一次說過自殺是一種宿世犯下殺業在今生感招成熟的短命惡業報,我個人很認同這樣的看法,我個人相信自殺者的前生或累世都曾以身口意等惡劣的行為使其他眾生的精神或情感造成巨大的創傷,因而讓其他眾生重度憂鬱,並進而自殺;又或者曾教唆他人自殺。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1091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2/12/30農曆十二月初八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94.htm

joe21799   Hidden:   2022/12/30 下午 05:09:16 ()

共有 1378 / 無限制 條留言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搜尋:

累積人氣:101822


Tovery留言板提供一般大眾免費申請,這個留言板所有的貼文與內容皆與Tovery無直接或間接關係
若您發現這個留言板的使用者非法使用或濫用Tovery的服務,請至 進行檢舉與申訴
© 2024 Tover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