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very留言板| |版主主頁| |版主管理| |免費申請| |功能特色| |虛擬主機|  

祇樹給孤獨園林

歡迎光臨給孤獨園林。 請各位到此一遊的訪客切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也不可觸犯法律,否則後果請自負。 《吉祥經》有云:「適時論法義,此謂真吉祥」。希望大家善用留言板的功能,認真、理性、誠實的探討法義,增長彼此的智慧,此謂功德無量。

因為有瘋狂偏執的愚痴網友在留言板上作亂,因悲憫他(她)的惡行,不使他(她)增加惡業,故而不得已暫時關閉留言板,懇請愛護本網站的法友見諒,並繼續給予支持及鼓勵。

真正修行好的人一定心胸開闊,能尊重與包容不同的意見與觀點。

我們應該牢記佛陀教導我們應善護自己的身口意,而口業就包含了四種: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現今的網路虛擬世界,大家都使用鍵盤,一樣是口業的呈現。

千萬不要逞一時口(筆)快、口(筆)無遮攔去傷別人,也不要以為躲在網路的虛擬世界就可以用鍵盤恣意去攻擊別人;如果我們放任口(筆)業去傷害別人,就一定會有看不見的小人在某一天從天涯海角的遠方,穿越網路,在今生,或來世,乃至生生世世,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攻擊或誹謗我們。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我們也曾經是別人看不見的小人,對別人也做過同樣的事。

願大家共勉之。


 

 



新增留言 | 搜尋留言


留言作者/內容〈729〉

止與觀的修行次序

止與觀的修行次序

本經與巴利聖典《增支部》第四經第170篇《Yuganaddh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經文中「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都是指「止」,而「分別於法、量度」或「於法選擇、思量」則是指「觀」。

本經中阿難尊者歸納出「止」與「觀」的四種修行次序與關係,這四種方法都因人而異,每一個人的宿世因緣與波羅蜜都不同,並沒有非得要先修「止」才能修「觀」的道理與說法,「止」與「觀」之間孰先孰後,端視個人的因緣波羅蜜而定,而且都可成就阿羅漢果。

「止」與「觀」的次序有如下排列關係:
一、先修「止」後修「觀」:也就是先修定,後來才修觀智。比如說,佛陀時代有很多很了不起的外道五通仙人,他們都已臻禪定成就,都已經有雄厚穩固的禪定基礎,只是他們不知道四聖諦,可一旦他們善業成熟遇到佛陀或其他善知識,聽聞了正法之後,便能立即證悟而成阿羅漢道果。
二、先修「觀」後修「止」:也就是先修觀智,後來才補修禪定。
三、當心意被掉舉等五蓋給緊緊綁架時:這時,可以先調伏五蓋等障礙之後讓「心」入定,便能有所突破。
四、止觀雙運並行:止與觀融合雙運並行。「止」與「觀」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
我在網路上有看到某法師說不管是《雜阿含經》或巴利語佛經《相應部》在論述五根與五力時都如是記載「信根」(「信力」)→.....「慧根」(「慧力」),他說慧根是得「明 」的主要因緣,他覺得這些經文將慧根擺在最後似乎在邏輯(修行的次序)上怪怪的,與《三轉法輪經》的修行次第不符。

這位法師又說不管是《雜阿含經》或巴利語佛經《相應部》在論述「四神足」時也都如是記載「欲」→「勤」→「心」→「觀」的次第。這位法師提出的質疑是「觀」是得「明」的主要因緣,為什麼會被擺在修行次第的最後一項?

這一位法師還提到有非常多的經文都說「心解脫」、「慧解脫」,這一位法師質疑「慧解脫」就是得「明」,而「心解脫」是斷貪欲,「慧解脫」擺在「心解脫」之後不如法,他認為應該先「慧解脫」,也就是應該先有智慧的生起,才能斷貪欲....

於是乎,這一位法師引用了另一位長老法師的見解,他自己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他認為以上相關的經文(不論是北傳的《雜阿含經》或南傳的巴利語佛經)的出現都是因為部派佛教流行一套修行方法,也就是把無明放到最後斷除。換言之,他認為以上這些經文的修行次序都顛倒了,他認為這些經文的內容都是為了配合部派佛教的一種先修定、再修慧的思想而製造出的經文,他認為正確的修行應該是先斷無明(也就是初轉法輪),再斷貪欲(次轉法輪)...

我個人很敬重這一位法師的認真,是真的,我認為他對於經文的研究真的非常深入與用功,我自嘆弗如。但,我認為這一法師的說法本身也存在矛盾,我就事論事、依法論法,對事不對人,依法不依人,謹提出不同的意見如下,諸君請憑自己的智慧自行斟酌與判斷:

一、首先,不管是《雜阿含經》或巴利語佛經《相應部》在論述五根與五力時雖然都記載「信根」(「信力」)→.....「慧根」(「慧力」),但,我們並沒有看到佛陀或任何一位阿羅漢在任何一篇經文中說五根彼此間在修行上存在著先後次序的關係,也就是說佛陀或任何一位阿羅漢都並沒有在任何一篇經文中明確說一定先修信根,再修精進根,...依次最後才修慧根等等類此的說法。換言之,五根之間並不存在先後次序的邏輯關係,我們只有在《雜阿含經》第254經、《中阿含經》第123經、《增壹阿含經》第23品第3經、《摩訶僧祇律》、南傳巴利語佛經《增支部》6集55經中可以看到佛陀教導二十億耳比丘時曾明確說應平衡自己的五根,卻沒看到佛陀或任何一位阿羅漢教導我們一定要先修信根,最後才修慧根的說法,因此,這一位法師說慧根被擺在五根的最後就是指慧根應最後才修的說法,純屬他個人自己主觀的解釋,且於「法」無據。

二、其次,有關四神足的修行,也就是「欲」→「勤」→「心」→「觀」的次第,我們回頭來讀一下原經文《雜阿含經》第五百六十一篇,這一篇經文的緣起與重點是有一位外道修士質疑如果佛教的教義是主張斷貪愛,那麼努力修行是否也是另一種貪愛與執著?經文中的阿難尊者以四神足為喻說明四神足的「欲」就是八正道的「正志」,而非凡夫雜染(貪瞋癡)的那種「欲」。雖然,這一篇經文中阿難尊者的確有說到「欲」→「勤」→「心」→「觀」的次第,然而,我們再看一下本篇經文《雜阿含經》第560經 的內容,阿難尊者也明確歸納出「止」與「觀」的四種修行次序與關係,換言之,並沒有非得要先修「止」才能修「觀」的道理與說法,「止」與「觀」之間孰先孰後,端視個人的因緣波羅蜜而定,而且都可成就阿羅漢果。因此,我們可以肯定阿難尊者在《雜阿含經》第五百六十一篇對那一位外道修士的開示,只是一種在當時應機與順應因緣對象的善巧而已。

三、再者,這一位法師又質疑「慧解脫」就是得「明」,而「心解脫」是斷貪欲,「慧解脫」擺在「心解脫」之後不如法....。我想這一點應該也是這一位法的誤解,雖然,在非常多經文中都提到「心解脫」、「慧解脫」,我們還是那句老話,佛陀或者任何一位阿羅漢都並沒有在任何一篇經文中明確說一定要先「心解脫」,然後才「慧解脫」。換言之,「心解脫」與「慧解脫」之間並沒有存在先後次序的必然邏輯關係。此外,還有一篇經文可以提出反證,我們可以參考《雜阿含經》第347經《須深盜法經》(巴利語聖典《相應部》第12經《Susimasuttaṃ》及《摩訶僧祇律》之《明單提九十二事法》之六/第五跋渠等諸經文),佛陀在本經中明確說到「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也就是當善男子知「法住智」、見「法住智」【慧解脫】之後,接下來,他就會開始努力平靜自己的身心,專精禪修,遠離六根接觸六境時所緣生的我見、貪愛、染著的綑綁與繫縛,最後證得「心解脫」。佛陀在這一篇經文中便明明白白教導我們有的人的確可以先成就「慧解脫」,然後再成就「心解脫」,佛陀的聲聞弟子當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四、最後,這一位法師認為以上這些經文的修行次序都顛倒了,他認為這些經文的內容都是為了配合部派佛教的一種先修定、再修慧的思想而製造出來的經文,他認為正確的修行應該是先斷無明(也就是初轉法輪),再斷貪欲(次轉法輪)...。我必須說,除非這一位法師還能提出其他更強而有力的實錘證據,不然,他的這種說法純屬他個人的臆測與主觀見解,而且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指控,雖然這一位法師沒有明講,但他言下之意似乎是影射有非常多的經文(不論是阿含經或巴利語佛經)被人竄改或偽造了。然而,我在聽這一位法師說法時也不止一次說到要得「明」(「慧解脫」)至少要有初禪或未到定的層次,如果我沒記錯或誤解,那麼這一位法師的這種說法不就跟他自己提出的上開質疑與論點【先得「明」(慧解脫),再斷「貪欲」(心解脫)】自相矛盾與自我打臉?

最後,我謹引用佛陀在南傳巴利語佛經《羯臘磨經》(《中阿含16經》之《伽藍經》)中對我們的教導與大家共勉之:「不可因為他人的口傳、傳說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是正在流傳的消息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是宗教經典、書本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根據羅輯就信以為真;不可以為根據哲理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常識、外在的推測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自己的預設、見解、觀念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演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這個沙門是我的導師』就信以為真。卡拉馬人啊,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事是不好的,這些事是有過失的,這些事會受智者譴責的,當這些事被採用時會帶來傷害及痛苦之時』--你們便應該捨棄他們。 無論在任何時候,當你自己知道這些事情是不善的、是錯誤的、會受智者譴責的、若接受之後會帶來損害和苦惱,那麼你們便應該捨棄這些事情。」

佛陀教導我們應秉持獨立思考態度,不盲從、不依賴、也不迷信權威、傳統、傳說、習慣、或大師的觀點,應憑著良心作理性判斷及仔細求證,追尋真理。

勿因耳聞而輕信,道聽塗說本無稽;
不以傳統而妄信,歷代傳說多謬奇;
眾人謠言不可靠,毫釐之差失千里;
迷信教條未見安,經典所載非無疑;
師長訓示固可貴,懾信權威非所宜;
凡事合理方可信,且需益己復益人;
必俟體察求證後,始能依法並奉行。
∼《羯臘磨經》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560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9/10/13農曆九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修訂於西元2022/5/23農曆四月二十三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40.htm

joe21799   Hidden:   2022/5/23 下午 01:39:57 ()

留言作者/內容〈728〉

森林頭陀新比丘受具足戒的大典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並延燒迄今已臻兩年多,台灣目前的疫情日益嚴峻。我也很擔心遠在美國森林頭陀僧團的諸比丘的健康與安危,因此寫信去問候戒寶尊者。
戒寶尊者回信說自新冠肺炎爆發迄今已兩年有餘,僧團中的比丘都非常安好,無人感染。
善哉🙏🏻~善哉🙏🏻~善哉🙏🏻~。這一則消息讓我太開心與欣慰😄🙏🏻
此外,戒寶尊者說上個星期天,又他替一位比丘正式授予比丘具足大戒,並附上授戒過程的照片如下,與大家分享🙏🏻

joe21799   Hidden:   2022/5/20 上午 11:57:43 ()

留言作者/內容〈727〉

比丘不得與未受大戒之人共宿的例外

比丘不得與未受大戒之人共宿的例外

羅云,又譯為羅睺羅,是佛陀成佛以前尚為太子之時與太子妃耶輸陀羅的獨生子。

本條比丘戒律的緣起是尚為沙彌身分的羅云有一次為了打掃環境,到了黃昏才回到寢室。當時有許多遠來的比丘以為該禪屋沒人住,於是便落腳在羅云的房裡。

後來,諸比丘發現羅云回來,他們認為佛陀有制定戒律規定比丘不可與未受大戒者同宿,於是便將羅云給趕了出去。羅云為此居然忍耐惡臭屈身在廁所裡睡覺。到了半夜時分,廁所裡有一條毒蛇要攻擊螫咬羅云,佛陀以天眼通得知此事以後,先一步去拯救羅云,佛陀現身叫羅云從廁所裡出來,帶他回自己的寢室過夜。之後,佛陀便修改這一條比丘戒,規定未受具足戒的人可以和比丘最多同宿兩夜。

選譯自《四分律》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2/5/15農曆四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d/d111.htm

joe21799   Hidden:   2022/5/15 上午 11:17:30 ()

留言作者/內容〈726〉

比丘不得嚇人

比丘不得嚇人

佛陀時代僧團裡的比丘並非全是四雙八輩的聖者,其中的成員也是賢愚不等,甚至有人會做出裝鬼嚇佛陀這種超白目的愚蠢行為。

當時佛陀身邊的侍者還不是阿難,這件事被三十三天的諸神之王帝釋因陀羅知悉,帝釋因陀羅甚感詫異,故而問佛陀僧團裡怎麼會有這樣的比丘。佛陀對帝釋因陀龍解釋這類比丘雖然現下滑稽,但他將來必成解脫,是佛門中的龍象,所以不應輕視他,後來這一位比丘果然修成了阿羅漢。而有關這一位比丘的經文並不多,僅在《增壹阿含經》第四品第10經中有簡略的紀載,佛陀曾讚譽他是「我聲聞中第一比丘曉了星宿,預知吉凶」,也就是說這一位比丘在成為阿羅漢以前是一位通曉星相陰陽且能占卜預知吉凶的高人。

然而裝鬼嚇佛陀這類愚蠢的行徑畢竟會遭人輕視與譏嫌,為維護僧伽的名譽及正法存續的因緣,同時避免在家人因毀謗僧伽而招致 下墮三惡道的惡報,故而制定這條戒律。

選譯自北傳《四分律》
喬正一譯於2012年5月12日星期六八關齋戒日
修訂於西元2022/5/15農曆四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d/d93.htm

joe21799   Hidden:   2022/5/15 上午 11:16:32 ()

留言作者/內容〈725〉

《守護根門經》/消除情慾與性慾的方法

《守護根門經》/消除情慾與性慾的方法

本經與巴利聖典《相應部》第35篇第127經的《婆羅墮若經》(《Bhāradvājasuttaṃ》)內容完全相同。本經是敘述被佛譽為天供第一的賓頭盧尊者為古印度的優填延那王解說如何正確消除情慾及性慾的方法。

古印度的優填延那王發現僧團中有諸多非常年輕的比丘,這些正值青春年華、血氣方剛的年輕比丘都很嚴謹持守梵行的離欲生活,但從他們的臉上卻一點都看不出壓抑難過或欲求不滿的樣子。不但如此,這些年輕的比丘有很多是以童子之身出家,根本未嚐過禁果滋味,但他們卻一點都沒有表現出身心不調或躁鬱難安的醜態,反而在行、住、坐、臥等四大行止上都呈現出莊嚴安詳、平靜喜樂的聖者威儀。

優填延那王非常不解,也很好奇,他很懷疑這些年輕比丘既未嚐過男女之歡,又怎麼能夠安於出家離欲的生活?其實,優填延那王誤會大了,重點並不在年輕比丘的年紀如何,也不在於他們是否有過性愛經驗,重點在於他們的修行方法是否正確。

賓頭顱尊者為國王解釋,這些年輕比丘之所以能堅守梵行,是因為他們有正見、正念、正思惟、...乃至奉行八正道所致。賓頭顱尊者逐一解說:如果性慾較淺的比丘,可將異性看作是自己的姊妹、女兒或母親;如果還不行,就修持不淨觀;再不行,就以正智、正念守護六根門。
孔夫子說:「食、色,性也。」也就說,對世間凡夫俗子而言,飲食男女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複雜紊亂的性愛關係,便是煩惱與痛苦產生的淵藪。面對不適宜的對象,例如有夫之婦或有婦之夫、有固定女友的男子或有固定男友的女子、尚受監護的未成年男女…等等,一旦與之發生性愛關係,依佛法來說,便是自掘墳墓與地獄,有無窮無盡的後患。

其實,說穿了,情慾的產生都是緣自於「胡思亂想」,又稱「想入非非」或「顛倒妄想」,統稱之「無明」。本經是藉由以神通聞名的賓頭盧尊者與優填王之間的對話,指出消除情慾的方法就是矯正「顛倒妄想」,以「正見」、「正思惟」、及「正念」為前導,輔以「正業」、「正語」、「正命」及「正定」,達到「正志」(消除情慾)的目標。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一一六五篇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09/佛曆2553/8/29
修訂於西元2022/5/8農曆四月初八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09.htm

joe21799   Hidden:   2022/5/8 上午 10:19:28 ()

留言作者/內容〈724〉

《眾生經》

《眾生經》

本經與《相應部》23、2經等經文的內容相同。本經是敘述佛陀的侍者羅陀比丘請教佛陀甚麼是「眾生」(有情)?佛回答說,對五蘊心生染著纏綿,這就叫「眾生」。而修行的正確方法是覺知正觀五蘊境界乃因緣假有的暫時身心現象,終將散壞,甚至消失,而修行的目的就是不去染著、癡纏這種無常不實的五蘊,斷除對五蘊的愛欲執著,只要對五蘊境界徹底沒了愛欲貪染之心,就能抵達苦的盡頭,也就是解脫。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122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2/4/30農曆三月三十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84.htm

joe21799   Hidden:   2022/4/30 下午 12:16:12 ()

留言作者/內容〈723〉

以欲斷貪

以欲斷貪

本經與巴利聖典《相應部》第51經第13《Chandasamādhisuttaṃ》及同經15篇《Uṇṇābhabrāhmaṇasuttaṃ》等經文的內容完全相同。

曾經有人質問過我,如果佛教的教義是主張斷貪愛,那麼努力修行是否也是另一種貪愛與執著呢?我想請問諸位法友,如果有人這麼質問你,你又該如何回答呢?如果,你一時答不上來,本經的內容內可以提供你最佳的解答。

這是一個好問題,因為在古印度佛陀時代也有人提出同樣的問題,具大智慧的阿難尊者在本經中也清楚解開了這個疑問了。

阿難尊者出家後隨侍佛陀二十多年,所聽聞過的教法比其他弟子多的多,加上他的記憶力超強,因此被佛陀被譽為多聞第一。在佛陀入滅之後的第一次集結經教,便是由他頌出經文,同時又因相貌俊秀出眾,個性溫和,故而在僧團中的人緣最好。

在緣起法中,因貪愛對五蘊所緣生的執著名為執取(五蘊取)。但既然貪愛與執著是當斷應斷的首要之務,那麼吾人又何必如此執意去修行?執意修行不也是一種執著嗎?正向解脫、趨向涅槃,不也是一種貪愛執著嗎? 這樣豈不是自我矛盾與打臉的作法?當時就有婆羅門對尊者阿難提出這個質疑,認為求取涅槃與世尊一向所說的斷貪愛執著互相矛盾。這個問題真的很好,尊者阿難以他清晰的思路,說出了「此欲非彼欲」,八正道中的正志並非貪欲,簡單的說,就是三十七菩提分中的「四如意足」。

或許,當有人再問我們這個問題時,我們可以對他們說明「執著」與「執念」的不同,便可將這個問題給解答得更清楚。

甚麼是「執著」?執著可以說是一種堅持,堅持在某件事情上,比如說堅持持戒清淨,堅持禪修行,堅持正向解脫、趨向涅槃。這是一種正面的堅持態度,這樣的執著並沒有錯,是一種八正道中的「正志」,是本經所認許的修行態度。

甚麼是「執念」?執念雖然也是一種堅持,但卻是堅持在比較負面的事情上,是一種貪瞋癡的雜染煩惱,是一種「癡求欲」。比如,沒有自知之明而不擇手段強求命(因緣業力)中不該有的名與利,強求不該有的愛情(畸戀),執意復仇,對逝去親友的濃烈不捨眷戀....

「執念」是一種束縛,是一種綑綁,是一種自我凌虐的酷刑,它一口又一口蠶食鯨吞我們的理智與心胸。放不下「執念」,「執念」便會侵蝕我們內心的骨髓,像一把鋸子在我們的心智上來回反覆拉扯,直到我們崩潰,而握著鋸子不放的正是我們自己。

本經中,阿難尊者教導我們應以「執著」(正志)來斷除貪瞋癡等「執念」,當「執念」都已徹底斷除之後,「執著」(正志)也就該功成身退,都可以放下了,這或許就是《金剛經》中所云的:「(正)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五百六十一篇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02年八關齋戒日
修訂於西元2022/4/24農曆三月二十四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8.htm?fbclid=IwAR2jQai3v51nbruPd-ZT66s5fAe8V6KYanjGdpg3nvpK_AcwOGIW8nEG5aA

joe21799   Hidden:   2022/4/24 上午 10:05:58 ()

留言作者/內容〈722〉

《鹽水喻經》

《鹽水喻經》

本經與巴利語佛經《Loṇakapall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世事無絕對,佛教的業力不是宿命論,在漫漫的生死輪迴中,仍不斷會有新的業力加入。而且,在諸多複雜的業力中,影響力有大小之分,且有其相對性。

惡業,成熟時,其果報也會有程度大小之別。在《鹽水喻經》中佛陀提到了有的人只因為造了一點小小的惡業,竟然在來生就下墮入地獄;但有的人,卻可以在今生中使這些小小的惡業先成熟,而不會在來生招至地獄這麼重的果報。

這其中的差別便在於此人在生時所造的惡業輕重與否,以及是否能精進修持身、口、意等善業,是否努力持戒,是否有禪修,是否聽聞正法增長正見與智慧,再加上壽命是否夠長,是否有足夠的時間或機會可以讓他再悔過修善,

以上,就成了足以改變整體業力的有利關鍵密碼。

在《鹽水喻經》中,佛陀以鹽溶入水來作譬喻:當一兩把鹽溶入一杯水中時,水中鹽的濃度就很高,這杯水會鹹得喝不下口。但如果這一兩把鹽是丟入(恆)河中,那麼~~,在大量河水的稀釋下,根本就嚐不到鹽的鹹味。

鹽就代表著惡業,水則代表著善業,善惡業不會相互抵銷,但如果有大量的善業,無量的慈悲喜捨來稀釋惡業的力道,那麼,惡業的影響程度相對就會被改變,反之亦然。

所以,業力如果真的能夠被扭轉,那應該就是善、惡業的影響程度彼此相互消長。⋯⋯

當然,我們也會看到經中有許多阿羅漢,甚至是佛陀,在生的時候遭遇許多危難。這些危難與挫折都是導因於他們前生多生以前的惡業所致。

或許有人會問:佛陀、辟支佛與諸阿羅漢的功德都非常的大,難道他們的善業不足以抑制過去惡業的成熟嗎?

是的,佛陀曾累積了四大阿僧祇劫的波羅蜜,天地間沒有任何一個眾生可與之相比。但佛陀過去生累世中當凡夫的時候所造下的惡業,若以佛法的角度來看都非常的嚴重巨大,他們若不是誹謗過去的佛陀,就是誹謗或羞辱過去的辟支佛或阿羅漢,比如目犍連尊者,過去生曾殺害他的父親與母親…。這些的惡行都太過重大,令人髮指,嚴重到他的來生必須親自到地獄走一遭以外,其殘(剩)餘的惡業也必將在他轉世為人之後生生世世如影隨形伺機呈現,就算是到他最後一生也都難以消除。

此外,佛陀與阿羅漢都已解脫,他們留在世上的目的都是為了度化蒼生,所以他們都無懼於宿世的惡報成熟,他們都將順應因緣、順其自然、隨遇而安,都會坦然接受其宿世已成熟的惡報。

業力的改變,必須從多積德行善開始著手。什麼是善行?簡單講,就是五戒十善。多多累積「信」、「施」、「戒」、「聞」、「慧」、「慚」、「愧」等七聖法財,如果能夠依法奉行,功德自然就能愈累積愈多,善業的影響勢力也就愈大,命運也就自然能因此發生正面的改變。

姑且就以某人生重病為例,雖說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避免的苦。但有些重大傷病來得又急又猛,讓人沒時間心理準備,讓人措手不及, 而一般人的反應多半怨天尤人;但有的人卻平靜坦然接受。這其中的差別便在於有沒有正見,平時有無修八正道~~

同樣是重病,同樣是宿世惡業的成熟,但很可能每個人接下來的遭遇也都不盡相同。

有的人雖有權有勢,想盡辦法靠關係找名醫,但結果大醫師竟然發生誤診。

有的人不靠關係,卻一直遇到貴人,遇到有醫德的好醫師,有耐心的護理師,精良的醫療設備,有效果的藥物等等...,結果,竟然快速痊癒。

以上這兩種極端的情況就是告訴我們:就算是惡業成熟,但自身所累積的無量慈悲喜捨的善業,就如同所累積的鉅額財富與龐大的權勢,在面對其過往的債主上門來討債時,可猶如九牛一毛般,能輕鬆地償還,自在地償還,坦然地償還,償還得沒煩也沒惱。

以下,我就以我自己創作的一首偈語做一個總結,與大家共勉之:

重大疾病來纏身,妙手神醫豈通神?
 若非善業積得早,生死都教心如焚。

選譯自《中阿含經》業相應品《鹽喻經 》第一
喬正一白話譯於八關齋戒日
修訂於西元2022/4/16農曆三月十六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n/y11.htm

joe21799   Hidden:   2022/4/16 上午 11:47:39 ()

留言作者/內容〈721〉

《獅子吼經》

《獅子吼經》

這一篇是我在7年前翻譯的經文,如今重拾閱讀,仍覺得醍醐灌頂、暮鼓晨鐘。

本經與巴利聖典《中部》第11經的《Cūḷasīhanādasuttaṃ》內容完全相同。本經的經名是《獅子吼經》,什麼是「獅子吼」?獅子又有萬獸之王之美稱,當獅子發出吼聲時,萬獸都將聞聲喪膽;佛教將正法律比喻成獅子吼,可令一切的天魔外道聞法喪膽。

本經的重點是:佛教主張修行人應對大師、對「法」、對具足戒德的僧伽與在家人有信心與恭敬,並愛敬同修;然而,外道也是一樣的主張,那麼佛教又有什麼地方比其他外道更優越?

佛陀在本經中指出:佛教與外道的不同之處在於佛教不偏執於「常見」與「斷滅見」等兩種邊見,並能以四聖諦的邏輯洞悉四種執取(欲取、戒禁取、見取、我執取)的苦、集、滅、染著【味】、過患【患】、出離【出要】;正因如此,佛教的修行人才有可能斷除一切的煩惱,苦邊盡【解脫】,不再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及來生。

也因此,沙門四果【四雙八輩】只出現在如來的僧團中,不會出現在外道的修行團體裡。

Sādhu!Sādhu!Sādhu!

選譯自《中阿含經》第103經《獅子吼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6/8/31農曆七月二十九日八關齋戒日
分享於2022/4/9農曆三月初九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n/n78.htm

joe21799   Hidden:   2022/4/9 上午 10:26:58 ()

留言作者/內容〈720〉

清明掃墓

如果祖先都已依其生前的善惡業各自轉生到相應的善惡趣中受其苦樂,那麼清明節對有正見與正信的佛教徒而言意義又何在呢?

嗯..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自古以來,絕大部分非佛教徒的華人都囿於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人死必為鬼!」,他們深信那些死去的祖先們都聚在陰間繼續生前家人的關係。然而就佛教而言,除非是死後淪為鬼道眾生,而且是還必須是某一種特殊有福的鬼,且彼此間有共業還可以再續前生的緣,否則,夫妻(六親)本是同林鳥,可憐死後不相逢;男也空來女也空,黃泉(五趣、六道)路上不相逢。

可是,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一個在家人,自當遵守世俗禮儀規範。清明節在東方華人世界裡有其「慎終追遠」的世俗人倫意義,我不該讓他人譏嫌佛教徒不懂孝道精神,使三寶名聲受損,因此我還是會在清明節之前(為了避免塞車擁擠)去掃墓。

https://tw.news.yahoo.com/%E7%A5%96%E5%85%88%E6%8A%95%E8%83%8E%E7%82%BA%E4%BD%95%E9%82%84%E6%8E%83%E5%A2%93-%E7%B6%B2%E6%90%96%E9%A0%AD%E6%8F%AD%E7%94%A8%E9%80%94-020558394.html

joe21799   Hidden:   2022/4/4 下午 03:59:21 ()

共有 1385 / 無限制 條留言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頁    搜尋:

累積人氣:102859


Tovery留言板提供一般大眾免費申請,這個留言板所有的貼文與內容皆與Tovery無直接或間接關係
若您發現這個留言板的使用者非法使用或濫用Tovery的服務,請至 進行檢舉與申訴
© 2024 Tover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