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very留言板| |版主主頁| |版主管理| |免費申請| |功能特色| |虛擬主機|  

祇樹給孤獨園林

歡迎光臨給孤獨園林。 請各位到此一遊的訪客切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也不可觸犯法律,否則後果請自負。 《吉祥經》有云:「適時論法義,此謂真吉祥」。希望大家善用留言板的功能,認真、理性、誠實的探討法義,增長彼此的智慧,此謂功德無量。

因為有瘋狂偏執的愚痴網友在留言板上作亂,因悲憫他(她)的惡行,不使他(她)增加惡業,故而不得已暫時關閉留言板,懇請愛護本網站的法友見諒,並繼續給予支持及鼓勵。

真正修行好的人一定心胸開闊,能尊重與包容不同的意見與觀點。

我們應該牢記佛陀教導我們應善護自己的身口意,而口業就包含了四種: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現今的網路虛擬世界,大家都使用鍵盤,一樣是口業的呈現。

千萬不要逞一時口(筆)快、口(筆)無遮攔去傷別人,也不要以為躲在網路的虛擬世界就可以用鍵盤恣意去攻擊別人;如果我們放任口(筆)業去傷害別人,就一定會有看不見的小人在某一天從天涯海角的遠方,穿越網路,在今生,或來世,乃至生生世世,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攻擊或誹謗我們。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我們也曾經是別人看不見的小人,對別人也做過同樣的事。

願大家共勉之。


 

 



新增留言 | 搜尋留言


留言作者/內容〈599〉

《執著經》

《執著經》

本經與巴利語聖典《相應部》第22經第8篇《Dutiya-upādāparitassanā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本經為「法」之明珠,散發著璀璨亮麗的智慧之光。本經也是佛陀教導我們在禪修時如何內觀的具體指南,也就是當我們在修「止」的同時,以四聖諦去如實「觀」照我們到底執著的是什麼(苦諦)?執著因何而生(苦集諦)?應領悟能擺脫執著便是「樂」(苦滅諦),該如何擺脫執著執著(苦滅道諦)?

本經中,佛陀說對於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生起、消滅、貪愛染著、耽溺、後患,應該及如何擺脫對『色』的貪愛執著,都不能如實明白與領會其真諦實相,並不限於自己的五蘊,也包括他人的五蘊,或對於事情、物品等都包含在內。

舉例來說,當子女沒有那麼體貼父母,或子女在遠方不能與父母同住,甚或子女給父母臉色看,又或者子女發生意外或不幸夭折,父母的心都會受傷或擔憂,這個「傷」及「憂」便是因執著而生的苦,因為對子女有期待(貪愛),認為子女是自己的財產(我、我所)。

如果自己的另一半曾劈腿,就算事後原諒對方,也很容易變得多疑,很可能會常去偷查看對方的手機與電子郵件,這都是因此人太在意對方,有佔有慾(愛欲、貪愛),認定對方是自己的配偶或情人(我、我所),因過於在意對方而受過傷(執著),因已陷入執著而變得多疑。

以上,就是《四十二章經》所云:「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經中的「憂」便是本經的「恐懼」、「擔憂」。

佛陀在《四十二章經》中還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對熱戀中的少男少女,他們約好某日某時見面,到了時間,少女依約準時出現,卻不見少男的身影,少女因對方的遲到而心生惱怒,隨口唱了一段當時的流行歌曲,歌詞內容大意如下:「愛情啊,愛情,我早已看破你的真面目,你是因我的意識所生,而意識又是因我的思想所生,所以如果我要消除情感煩惱,很簡單,只要不去一直想著對方,不去胡思亂想,不去想入非非,那麼對方便不在我心中,只要我不執著,就不會變成情感煩惱的奴隸了。」

正巧,佛陀從這名少女的身旁經過,聽到了少女所唱的歌,便轉身對身旁的比丘說道:「你們聽好!並牢記在心裡!這名少女現在所唱的歌,其歌詞內容正是上一尊迦葉佛所說過的偈語,沒想到現在竟然變成通俗的流行歌曲。」

佛陀因為少女所唱的歌,說道:「人從愛欲而生憂慮及煩惱,從憂慮及煩惱而衍生出恐懼。只要不生執著,自然無憂無慮沒煩惱,也就不用去擔心害怕還會失去什麼。」

佛陀又重述了上一尊迦葉佛曾說過的一段偈語:「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

在衛塞節的今天,願以譯介此經與人神分享來緬懷佛陀的恩德。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44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5/6農曆四月初七衛塞節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m/m28.htm

joe21799   Hidden:   2020/5/6 下午 01:13:43 ()

留言作者/內容〈598〉

發願

以下是我多年前發表過的文章,再次回鍋與大家分享如下。

我曾看過一種說法,對於不曾得到過去佛授記的人,如果他們在這一期佛法中很認真修行而未能證悟涅槃,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的波羅蜜還不成熟,或曾經發願要在未來彌勒佛或其它佛的教化期中解脫生死輪迴(samsara)。

例如:有兩千位普通阿羅漢比丘尼與耶輸陀羅都在同一天入般涅槃。她們在燃燈佛的時代,曾一起發願要在我們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解脫生死輪迴。雖然要達到一般普通的阿羅漢果,並不需要累積長達四阿僧祇與十萬大劫那麼長久時間的波羅蜜,但由於她們發的願,從燃燈佛到釋迦牟尼佛這段期間,她們都還一直在生死輪迴當中不斷生死流轉。

如果,以上的記載是正確並符合正見,那麼,可以肯定「發願」這件事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似乎有著決定性的關鍵影響。換言之,一個本來早就可以解脫的修行人,很可能因為他過去曾經發過的其他「願」還未實現,以致變成了他自己解脫道上的桎梏與枷鎖,讓他無法解脫。

進一步說,一個修行人,很可能他的波羅蜜已經雄厚強大到早就可以解脫輪迴,但他可能是發願成上首大弟子、辟支佛、或佛,或要親眼見到未來的佛,以致他遲遲無法解脫,雖然他的修行早足已可令他解脫。

還有一個例子似乎也可以佐證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近代的阿羅漢阿姜曼,他過去前生曾發願成佛,但後來他改變了這樣的願,所以今生可成就阿羅漢。

再一個例子,也是《阿姜曼正傳》裡的一位近代聖者阿姜索,他以宿命通憶起自己在過去遙遠的前生曾發願要成為辟支佛,但後來因禪修方面的精進,使他憶起過去長久以來的決心與願力,反而成為他今生解脫的阻礙。前生的願力與誓言很明顯已成為他今生體證解脫涅槃的絆腳石。因此,他放棄了他前生所發的願,並在今生成為阿羅漢。

joe21799   Hidden:   2020/5/3 下午 05:29:10 ()

留言作者/內容〈597〉

《無明我見經》

《無明我見經》

本經的內容與北傳《律典》的《摩訶僧祇律》及巴利語聖典《相應部》第22經第81篇的《Pālileyyasuttaṃ》等經文的內容完全相同。

本經中有一段提到:「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而上揭「若見我者,是名為行。」的「行」,依據菩提尊者的註解是「由條件所開始的」(conditioned origination),並不是「由意志所形成的身口意等行為」(the action of volitional formation)。換言之,並不是指五蘊中的「行蘊」。善哉!菩提尊者的註解是正解,也就說,該段的「行」,是指「因緣法」、「緣起法」、「有為法」,也唯有如此解釋,全篇經文內容才能相通、前後一貫,而不會出現矛盾。

本經是一篇極其珍貴的經文,經中佛陀提到,唯有勤修「三十七菩提分」,觀照五蘊為無常法、有為法、緣起法,也就是照見五蘊無我、無我所,便是速證解脫涅槃的捷徑。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57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4/29農曆四月初七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52.htm

joe21799   Hidden:   2020/4/29 下午 02:17:46 ()

留言作者/內容〈596〉

《我見經》

《我見經》

本經與巴利語聖典《相應部》S22.47第47經《Samanupassanā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本經極其珍貴,是世尊圓寂之後遺留下的「法身舍利」,在此公開給具善根及慧根的諸法友與諸神見聞頂禮。

佛陀在本經中說得非常清楚,凡夫的「我見」(又稱「身見」或「薩迦耶見」)都圍繞著五取蘊打轉,五取蘊中的每一蘊都可以緣生出四種「我見」,總體可歸納出二十種「我見」。

凡夫因為「我見」而緣生出「有我」與「我所」的分別執念,因「我見」的執念又緣生出下一生新的六根,當六根接觸六境而緣生出六識,「無明」便在六識中緣生起,接著又因「無明」相續緣生出人我分別的顛倒妄想,於是在與他人互動時便產生了驕傲自大、自卑、競爭嫉妒等心理,在在都從「自我中心」的立場去認知世界,處處都從「自我中心」的角度去看人看事。
而多聞聖弟子的六根接觸六境一樣會緣生六識,但他們跟凡夫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能厭離無明,能生明覺(正知、正見),因此他們與人互動時,不會有驕傲自大、自卑、競爭嫉妒等心理,不會從「自我中心」的立場去認知世界,也不會從「自我中心」的角度去看人看事,他們此後的人生都將活在「明覺」(正知、正見)與「正念」當中。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63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4/14農曆三月二十二日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51.htm

joe21799   Hidden:   2020/4/14 下午 02:22:26 ()

留言作者/內容〈595〉

《識蘊種子喻經》

《識蘊種子喻經》

本經與巴利語聖典《相應部》第22經第54篇《Bīj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本經極其珍貴無價。本經的重點如下:

一、佛陀在本經中用種子來做比喻。佛陀將埋藏於「色」、「受」、「想」、「行」等四蘊中的「識」比喻成種子,這種子若要生長、發芽、茁壯,就必須有諸因緣的配合,例如土壤、雨水等。佛陀在本經中將其他「色」、「受」、「想」、「行」等四蘊比喻成滋養「識」這顆種子的土壤,又將「識」對「色」、「受」、「想」、「行」等四蘊所緣生出的「喜貪」、「攀緣」與「執取」比喻成助長種子生長、發芽、茁壯的水分。

二、如果換成十二因緣法則,「受」、「想」、「行」等三蘊就是「名」,與「色」合稱之為「名色」。而「名色」與「識」彼此互為因緣,相輔相成。也就是說,「識」無法離開「名色」而獨立自由存在、來去或生長茁壯。反之,「名色」亦是如此。

三、凡夫都將五蘊中的「識」說成「神識」,貪愛執著認定為「識」就是「靈魂」、「我」、「自性」、「去後來先作主人翁的第八阿賴耶識」,就是生死輪迴的主體,就是承受善惡業報的主人,…,然而在本經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佛陀對「識」的解析與以上的見解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佛陀在本經中說得非常清楚,假設有人說「識」離開「色」、「受」、「想」、「行」等四蘊,還可以獨立自由若來、若去、若住、若生長者,這種人講的話就肯定是虛妄不實的言論,此人一旦被人繼續追問、挑戰、質疑,他就一定會答非所問或胡說八道,徒生自己與他人的迷惑,因為那不是他能經驗得到的事。足可證知以上有關「識」就是「靈魂」、「我」、「自性」「阿賴耶識」等等的見解(見取)都是「我見」、「身見」、「薩加耶見」等邪見。

四、由本經中佛陀的開示可得知,佛教的修行重點與關鍵就是四個字—「離貪斷愛」。由此可知,凡夫與聖者的差別就在此。因為凡夫的「識」對「色」、「受」、「想」、「行」等四蘊有喜貪、愛染、執著、攀緣、抓取,因此凡夫的五蘊身心就叫做「五取蘊」;而還活著的阿羅漢一樣有五蘊身心,然而阿羅漢的「識」對於「色」、「受」、「想」、「行」等四蘊已無喜貪、愛染、執著、抓取,阿羅漢已徹底「離貪斷愛」,因此阿羅漢的五蘊就只是單純清淨的五蘊,又稱六根清淨,卻不能稱之為「五取蘊」。

五、最後,佛陀在本經中也回應了當佛陀、辟支佛、阿羅漢等聖者死後去了哪裡?當「色」、「受」、「想」、「行」等四蘊已消滅,「識」便無所依憑、無所依附、無所附麗;然而,我們不能說聖者消失不見,這是斷滅見,但也不能說他們在哪個特定的處所、或哪個特定的地方、或哪個超自然的異界時空次元、或哪個天堂、或哪個淨土。佛陀在本經中已經說得很清楚,唯有親見緣起法(因緣法),趨向於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究竟,才能夠證知甚麼是涅槃。換言之,涅槃不是人死後的境界,人還活著的時候便可以親證、親覺、親知,然而涅槃卻非世間的語言或邏輯所能積極完整描述其梗概,只能消極地說涅槃是「貪」、「瞋」、「癡」都徹底的斷除與止息。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39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4/7農曆三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50.htm

joe21799   Hidden:   2020/4/7 下午 02:00:14 ()

留言作者/內容〈594〉

印度人的布施傳統

布施、五戒十善、八關齋戒、四禪八定等,都不是佛教的專利,這些早在佛陀成佛以前便已在人間為善男子與善女人所樂於奉行。
這一波襲捲全球的疫情,嚴重衝擊各國的經濟,勢將使得人間的財富發生重組排列,這就應驗了佛陀在《雜阿含經》第九百一十四篇中說的「無常」。
佛陀在該篇經文中說:「導致財富減損的因緣有八種,是哪八種呢?一是被惡政所逼,二是被賊所劫,三是被火所焚,四是被水所漂,五是因堆藏過久而自己消減,六是欠債不還,七是被敵人仇家所破,八是被敗家子所耗盡。最後,再補充一項,那就是無常!就是以上的九種原因使人的財富耗減。」
佛陀又說:「我以宿命神通回憶自過去九十一劫以來,從未發現有任何一個人在佈施給任何一名比丘之後,他的財產會因此耗盡或減損。雖然正逢飢荒的時刻,大部分的人都在挨餓,但仍有不少人家大富、多錢財、多眷屬、多僕從。可知他們何以如此?那是因為他們在過去多生多世以前,就已樂善好施。因為這樣累世的善行,才會在今日飢荒的時刻,依然享此富貴的福利,不受飢荒的影響。」
這一波疫情同樣在印度也釀成飢荒難民潮,印度新德里有上億領日薪的移民農民工人,因為印度政府鎖國而失業,他們只能返鄉回家吃自己,然而返鄉路途千里迢迢,失業工人沒有食物可以充飢。
於是,有一些印度善心的富人在路旁擺攤放食物接濟這些命運乖舛的悲慘工人。
善哉呀~善哉!!我衷心隨喜這樣的善舉,這些布施分送食物的善心印度人並不一定是佛教徒,然而,這些人道善舉卻是一種非常美麗高貴的正面人性,是一種慈悲。
在印度,迄今仍維持著這樣的優良傳統,我雖生在台灣,不但隨喜這樣的善行,也樂於仿效奉行。
有一天,有一位天神來到了祇樹給孤獨園林,他跪在地上,額頭觸地,對佛陀頂禮,然後起身,恭敬地站在一旁。
他雙手合掌,開口問佛:「
何物火不燒,  風亦不能碎,
非水所能爛,  能浮持世間?
誰能與王賊,  勇猛相抗敵,
不為人非人,  之所來侵奪?」
當時,佛陀就以以下的偈語回答了天神的提問:「
福非火所燒,  風亦不能碎,
福非水所爛,  能浮持世間。
福能與王賊,  勇猛相抗敵,
不為人非人,  之所來侵奪。」
願以此世尊的真實語,與大家共勉之。在這一波人類共業所感的「疾疫劫」(瘟疫)與「饑饉劫」(飢荒)中,「福業」、「善業」才是瘟疫最佳的「疫苗」,才是飢荒最安穩的「存糧」。
https://yaoindia.com/archives/749

joe21799   Hidden:   2020/4/2 下午 12:38:43 ()

留言作者/內容〈593〉

《共諍經》

《共諍經》
本經與巴利語聖典《增支部》第2經第38篇的內容完全相同。
「諍」就是爭執、對立、是非、鬥爭,摩訶迦旃延尊者在本經中指出世人的爭執、對立、是非、鬥爭,都是緣生於各自的貪欲心結,因貪欲心結又緣生出的彼此間的利害關係,因此才緣生出彼此間的爭執、對立、是非、鬥爭。
有趣的是,出家人應該出世清靜無為,應該不忮不求,可是放眼望去,古今的出家人彼此間也存在很嚴重的爭執、對立、是非、鬥爭,摩訶迦旃延尊者在本經中指出這是因為都被各自的觀念與見解所緣生的貪欲心結給緊緊綑綁的緣故,他們對自己的信仰與見解都有很深的偏執,各執己見,彼此誰也不服誰,各自都想贏過對方、壓過對方。
摩訶迦旃延尊者的開示,對於喜好戲論爭執的人而言,不啻是一記當頭棒喝。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546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3/31農曆三月初八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49.htm

joe21799   Hidden:   2020/3/31 上午 11:28:25 ()

留言作者/內容〈592〉

《須深盜法經》

《須深盜法經》
本經與巴利語聖典《相應部》第12經《Susimasuttaṃ》及《摩訶僧祇律》之《明單提九十二事法》之六/第五跋渠等諸經文的內容都完全相同。
本經是非常有名且極為重要的一篇經文,也是在佛教界引起爭議的一篇經文。為什麼說引起爭議呢?因為本經文中提到了「不修禪定而得慧解脫」的概念,因此,從部派佛教以後的諸佛教論師對此便有了分歧的見解。
一般通說堅持阿羅漢一定要具足「戒」、「定」、「慧」三學才能達到戒成就、定成就、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就等阿羅漢的成就。
另一派論師則認為有一種阿羅漢並不需要修四禪八定便可臻阿羅漢的成就,這種阿羅漢又稱為「純觀阿羅漢」或「乾觀阿羅漢」。
以上兩種分歧見解的爭論迄今不休,然而我們姑且先把以上兩種爭論擱置一旁,且客觀忠實翻譯本經文,實地深入探討經文中要傳達的如來真實意。
本經文的重點在於佛陀說的「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佛陀的這句話已經很清楚地點出修行的次序步驟(次第),也就是先得「法住智」,再來修「涅槃智」。何以證明真的如此?我們再去看經文中說的「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即可證明。
換言之,這篇經文已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當善男子知「法住智」、見「法住智」之後,接下來,他就會開始努力平靜自己的身心,專精禪修,遠離六根接觸六境時所緣生的我見、貪愛、染著的綑綁與繫縛,最後證得「心解脫」。
其次,這篇經文中的比丘對須深說他自己已「慧解脫」,但他並沒有說他自己是「慧解脫阿羅漢」,因此,這篇經文也傳遞了「慧解脫」與「心解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也就是經文中的比丘已如實知(洞悉)四聖諦。他先照見生命生死流轉的實相(十二緣生),便是如實知苦聖諦;當他找出導致生死流轉的因緣(不正思惟、無明、我見、渴愛、貪愛、執取)便是如實知苦集聖諦;當他決意斷除、止滅生死流轉的因緣便是如實知苦滅聖諦;當他身體力行,實際以八正道與三十七菩提分去斷除煩惱的繫縛便是如實知苦滅道跡聖諦。
以上,就是所謂的「法住智」。然而,這名比丘雖已知、已得「法住智」,卻不代表他已得「涅槃智」,也就是說他從已知「法住智」到獲得「涅槃智」的過程中間可能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經文中所謂的「涅槃智」就是「心解脫」,也就是已徹底斷除貪愛、染著的解脫成就。
我們再去比對《摩訶僧祇律》的經文,當須深進一步問該比丘是否有天眼通、宿命通及無色定?該比丘也說都沒有,只是說他已自了知自己是「慧解脫人」。而巴利語《相應部》的經文也是同樣的記載。
有人便據此認為本經文的記載在這個地方與《摩訶僧祇律》及巴利語《相應部》的經文有出入,因為在《摩訶僧祇律》及巴利語《相應部》的經文中講的是該比丘自稱沒有神通,而《雜阿含經》則是說沒有禪定。但,我不認為這是重點,因為根據佛教的通說與共識,神通的發起原則上因禪定而緣生,所以以上的諸經文彼此實質上並沒有矛盾,它們說的仍是同一件事,因此爭點又回到了原點。
經文的重點應該在於「慧解脫」不等於「心解脫」,因為經文中的比丘都僅自稱是「慧解脫」或「慧解脫人」,他並沒有說自己是「阿羅漢」。而且,佛陀也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這就表示兩者是不同的概念,是兩件事。
四雙八輩各自有各自相應的解脫成就,例如初果聖者的解脫成就是斷除身見、戒禁取、疑等三結,他(她)已如實明見生死流轉的實相(苦諦),也如實知道生死流轉的苦因(苦集諦),他(她)會去滅除生死苦因(苦滅諦),然而他(她)尚未斷除綁住六根與六境的貪瞋癡。他(她)還需要一段時間,最遲第七次的生死輪迴最可以徹底解脫,而且七次的生死輪迴中他(她)絕對不會墜入三惡道,他(她)已正向解脫、趨向涅槃,而且絕對不會退轉。二果聖者則是貪瞋癡已稀薄,三果聖者則是五下分結已斷除。
因此,我們可以大膽假設,經文中的比丘很可能是初果以上的聖者,雖然他已慧解脫,已得法住智,但他仍未得「涅槃智」,也就是綁住他六根與六境的六識所緣生出的貪愛繫縛仍尚未徹底斷除。所以,該比丘的心解脫尚未成功,他仍須精進,他必須進一步去:獨一靜處→專精思惟(禪修)→不放逸住→離於我見→最後才能達到心善解脫(阿羅漢)。而經文中的「專精思惟」就是禪修的意思。
最後,我們再參照《雜阿含經》第560經與巴利聖典《增支部》第四經第170篇《Yuganaddhasuttaṃ》的經文,這些經文中都提到阿難尊者歸納出「止」與「觀」的四種修行次序與關係,這四種方法都因人而異,每一個人的宿世因緣與波羅蜜都不同,並沒有非得要先修「止」才能修「觀」的道理與說法,「止」與「觀」之間孰先孰後,端視個人的因緣波羅蜜而定,而且都可成就阿羅漢果。
「止」與「觀」的次序有如下排列關係:
一、先修「止」後修「觀」:也就是先修定,後來才修觀智。比如說,佛陀時代有很多很了不起的外道五通仙人,他們都已臻禪定成就,都已經有雄厚穩固的禪定基礎,只是他們不知道四聖諦,可一旦他們善業成熟遇到佛陀或其他善知識,聽聞了佛法之後,便能立即證悟而成阿羅漢道果。
二、先修「觀」後修「止」:也就是先修觀智,後來才補修禪定。
三、當心意被掉舉等五蓋給緊緊綁架時:這時,可以先調伏五蓋等障礙之後讓「心」入定,便能有所突破。
四、止觀雙運並行:止與觀融合雙運並行。「止」與「觀」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
因此,本篇經文中的慧解脫比丘應該就是上開第二種先修「觀」後修「止」(也就是先修觀智,後來才補修禪定)的比丘。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347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3/8農曆二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48.htm

joe21799   Hidden:   2020/3/8 下午 03:37:29 ()

留言作者/內容〈591〉

《頗求那經》

《頗求那經》
本經與巴利語聖典S12.12《相應部》第12 經《Moḷiyaphaggun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本經的主角頗求那比丘出家以前是一個外道信徒,他有很強的「我」見(身見),他受到外道宗教或哲學的影響,習慣從「我」見出發來思惟法義(十二因緣),他認為「識」就是「梵我」,堅信有一個常存不滅永恆的神我(靈魂),他認為所謂的生死輪迴就像一個永恆不滅的神識(靈魂)從一間屋子(身體)搬到(投胎)另一間屋子(新的身體)、從一件舊衣服換穿到另一件新衣服的概念。
某大教學醫院的牆上有貼過這一則寓言,某教授問他的學生哪一種器官移植手術最難?有學生回答「肺」、「肝臟」、「腎臟」、「心臟」..,但教授說:「都不是,答案是『觀念』。」。
由於頗求那一直無法斷除對於五蘊身見的繫縛與桎梏,因此在正法中無法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喜樂。他雖有幸在世能遇到佛陀,出家之後還一度成為佛陀的侍者,這是何等的榮譽與福報?然而他卻固執於身見,最終捨戒還俗(參照巴利語聖典《相應部》、《雜阿含經》第32經),錯失了百千萬劫難遭遇的解脫機緣,對於佛教徒而言是何等的不幸,實在不勝唏噓。
本經的內容對一般人而言很抽象,在此解析如下:
何謂四食?眾生維繫身心生存的四種需求,分別是:一、麤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一、麤摶(團)食:印度人以徒手抓取食物,將食物揉成一團而食用,因此稱為摶(團)食,用現在的講法就是一般滋養身體、維繫生命的食物。而身體必須靠飲食維生,生理對於飲食的需求又稱麤摶(團)食。
二、細觸食:觸食是當六根接觸外境六塵而緣生出六識的需求。當「六根」、「六境」、「六識」三者因緣和合時便是「十八界」,若六根接觸可意的外六境而緣生起合意的感受便是樂受,若接觸不可意的外六境而緣生出不合意的感受便是苦受。眾生都會追逐樂受而抗拒苦受,因此趨樂(受)避苦(受)的需求就是細觸食。
三、意思食:也就求生的意願(思)與渴愛,這種求生意願(思)與渴愛的需求(生存欲)就是意思食。
四、識食:執取五蘊身心為「我」及「我所」的「我見」(身見)而緣生出有貪愛及染著的識(無明),導致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就是識食。
根據2019年8月的國際新聞報導,泰國一名男子因為50年前在學校被同學霸凌,當時同學將他埋在土裡,他為了報復多年前在學校裡欺負自己的惡霸,50年後在同學聚會上殺死了這名同學。
這名泰國男子在50年前的五蘊、六根受到了重大侮辱(因觸而緣生苦受),泰國男子的五蘊、六根因侮辱而緣生起苦受(集起),當下便敗壞、變遷、滅去(集滅),然而泰國男子沒有正知、正見,他顛倒執取的五蘊、六根永恆不變,他執著於「他」(我)的人格尊嚴(我所)受到了羞辱,他抗拒苦受(細觸食),他非常憤怒(因六識、觸、苦受而緣生出「瞋」),對於這件事情一直無法忘懷(因「瞋」而緣生執著、抓取),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記仇」。
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當他們再度重聚時,泰國男子不敢相信經過這麼多年之後他還會遇到他的仇人,更糟的是,他們竟都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瞋怒)。
因為泰國男子的瞋心結沒有斷除,於是他開始回憶起他們在學校一起度過的所有不好的回憶(不正思惟),他用手捂住耳朵,想擋住他們的聲音,但他還是能聽到他們的聲音(因無明而緣生的瞋怒不斷滋養男子的我見與瞋心結,瞋怒是男子「我見」與「我執」成長茁壯的養分,綁住男子的意根與法塵的意識瞋心結越來越緊,就是「識食」)。當他再也無法忍受時,便拿出一把槍朝仇人的肚子開一槍(因「我見」、「無明」、「瞋怒」而造下殺生的惡業),仇人倒在地上流血不止,最終死亡。
然而,如果換成佛教的聖者又會是如何的情況?佛教的聖者因為有正知、正見,所以當他遭受羞辱時,他「身受心不受」,他對於被羞辱這件事,他會照見緣起緣滅,「羞辱」這件事因緣而生,但也當下因緣而滅。因為他沒有我見,所以沒有「誰」被羞辱,曾被羞辱的人(六根)與被羞辱的這件事(六識)都早已過去、滅去,所以經過多年後就算再遇到當初曾羞辱過他的人(新的六境),因瞋怒早已斷除,已經找不到當初那個被羞辱的人(已滅去的六根),所以他不會因瞋怒而衝動(緣生執取),不會報仇殺人(惡業)。
以上,就是凡夫與聖者之間的差別。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372 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3/1農曆二月初八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47.htm

joe21799   Hidden:   2020/3/1 下午 02:32:52 ()

留言作者/內容〈590〉

《幼苗喻經》

《幼苗喻經》

本經與巴利聖典《相應部》第12經第57篇《Taruṇarukkh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雖然本篇經文的內容很抽象,但卻是無上珍貴的經文,是佛陀教導我們如何修內觀的一篇極其珍貴的指南。很多人會跑去道場學內觀,然而真正的修行道場其實就在我們的實際生活經驗中,我們應直接從實際人際關係與生活經驗下手切入去直觀,因此,內觀其實並沒有那麼抽象、虛玄或遙不可及。
我們用生活中常見的實例解析如下:
當一個男人(女人)遇到一個女人(男人),用佛法來觀照,就是男性(女性)的六根遇到(觸)女性(男性)的六塵。

如果對方令這個男人(女人)心儀,那麼就是這個男人(女人)接觸到了可愛境、可念境、可意境,換言之,就是「五欲」,也就是對方的「女色」(男色)令這個男人(女人)「順眼」,對方的「女聲」(男聲)令這個男人(女人)「順耳」…..。

這時,這個男人(女人)的意根因其它五根接觸對方所產生的眼識、耳識..而緣生出認知與價值判斷(意識),比如說知道對方是一個「漂亮有吸引力」的「美」女(「英俊、帥氣」的男人)。

如果這個男人(女人)沒有「正知」、「正念」,於是因「不正思惟」(顛倒妄想)而緣生出「無明」,他(她)會認為對方是一個真實永遠不變的女人(男人),這就是「常見」(身見、我見、薩迦耶見)。他(她)在心中可能開始緣生出與對方交往、共結連理的浪漫畫面或景象(顛倒妄想),腦海中開始編織屬於自己的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可能會一廂情願主觀的形塑對方是一個多麼優秀、多麼好的女人(男人)形象,催眠自己對方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女(子),然而客觀事實也許並非如此。

因為「不正思惟」與「無明」,這個男人(女人)的六根因接觸對方的六塵所生的六識便緣生出喜貪煩惱心結,於是乎「喜貪煩惱心結」綁住了這個男人的(女人)六根與對方的六塵。

因「喜貪煩惱心結」綁住了這個男人的(女人)六根與對方的六塵,於是緣生出這個男人(女人)對他(她)心儀的女人(男人)的愛慕(貪愛、癡求欲);愛慕(貪愛、癡求欲)成了「喜貪煩惱心結」這株幼苗的養分,愛慕(貪愛、癡求欲)滋養了「喜貪煩惱心結」這株幼苗,使「喜貪煩惱心結」這株幼苗成長與茁壯。

這個男人(女人)又因「愛」(癡求欲)而對女人(男人)展開追求(造業);「業」因「愛」的緣(養分、助緣)而成長,進而成熟為業報。

如果追求成功,這個男人(女人)因「無明」、「貪愛」而認定(我)這個女人(男人)是「我的」女(男)朋友(我所);如果他們共譜連理,這個男人(女人)就會因「無明」、「貪愛」而認定(我)這個女人(男人)是「我的」妻子(丈夫)(我所)。對方不可以外遇出軌,第三者也不可以搶走或介入,否則就是背叛,於是許多的猜忌、不安與焦慮因此而緣生(執著、佔有慾、抓取)。

如果他們的關係(緣)穩定,這個男人(女人)就會因「愛」而對對方緣生出許多期待(執取、執著),希望對方能滿足他(她)的期待;而如果對方不能滿足他(她)的期待,他(她)就會失望,進而產生孤獨與失落感,甚至緣生出怨懟、憤怒乃至爭吵等衝突與負面情緒(怨憎會苦)。當初他(她)們因誤會(不正思惟、無明、貪愛)而結合,最後卻因了解(我見與我執)而分開(愛別離苦)。但歸根究柢,這個男人(女人)最愛的其實是他(她)自己。

但如果這個男人(女人)在追求過程中或交往過程中或婚姻關係中都並不順利,而如果他(她)是一個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我見、我執),他(她)的貪愛(期待、癡求欲)便得不到滿足,因貪愛不滿足,他(她)的自我價值感(我見、我執)便遭受挫折與否定,又如果他(她)的五蘊熾盛(非常自我中心、偏執),他(她)的「愛」(癡求欲)便可能進而演化成「掌控欲」、「佔有慾」(執取),便極可能因「瞋」(憎恨、憤怒)而傷害對方(造業),變成恐怖情人而感招未來(或下一生)的果報(五蘊、六根的憂悲惱苦)。

以上的內觀,就是四念處的「身身觀念住」,就是如實地從我們實際的人際關係與生活經驗中下手,直接切入去直觀。如此,才是四聖諦的「苦聖諦如實知」。

老、病、死既然因「生」而緣起,那就應進一步去探究、觀照、照見為何我們有「生」?去找出「苦」集(生)起的因緣為何?「苦集」的因緣是「不正思惟」(顛倒妄想)、無明、貪愛、執取【苦集諦】。

佛陀在本經中也教導我們如何以「止觀」中的「觀智」來止息我們的煩惱,簡單說,就是以四念處而內觀身心現象,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去開展七覺支(法次法向),踏上八正道【苦滅道諦】,煩惱從何處生起,就在那裡去止息與熄滅。不給煩惱愛欲的種子有任何生長及茁壯的養分(因緣),甚至斬斷其根,徹底摧毀它【苦滅諦】,五蘊之火(貪、瞋、癡)已熄,達到真正的清涼、喜樂與安穩。

如果,我們不如實地從實際的人際關係與生活經驗中直接切入去直觀四聖諦,倘捨此而不為而另覓虛玄的觀想,則無異於緣木求魚。那麼,「法」就依然是「法」,於我們而言只不過是一種哲學,只是一種類似心靈雞湯的消遣,並無益於解決我們身心的憂悲苦惱。願以此共勉之。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283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2/22農曆正月二十九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46.htm

joe21799   Hidden:   2020/2/22 下午 01:41:04 ()

共有 1385 / 無限制 條留言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頁    搜尋:

累積人氣:102857


Tovery留言板提供一般大眾免費申請,這個留言板所有的貼文與內容皆與Tovery無直接或間接關係
若您發現這個留言板的使用者非法使用或濫用Tovery的服務,請至 進行檢舉與申訴
© 2024 Tover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