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very留言板| |版主主頁| |版主管理| |免費申請| |功能特色| |虛擬主機|  

祇樹給孤獨園林

歡迎光臨給孤獨園林。 請各位到此一遊的訪客切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也不可觸犯法律,否則後果請自負。 《吉祥經》有云:「適時論法義,此謂真吉祥」。希望大家善用留言板的功能,認真、理性、誠實的探討法義,增長彼此的智慧,此謂功德無量。

因為有瘋狂偏執的愚痴網友在留言板上作亂,因悲憫他(她)的惡行,不使他(她)增加惡業,故而不得已暫時關閉留言板,懇請愛護本網站的法友見諒,並繼續給予支持及鼓勵。

真正修行好的人一定心胸開闊,能尊重與包容不同的意見與觀點。

我們應該牢記佛陀教導我們應善護自己的身口意,而口業就包含了四種: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現今的網路虛擬世界,大家都使用鍵盤,一樣是口業的呈現。

千萬不要逞一時口(筆)快、口(筆)無遮攔去傷別人,也不要以為躲在網路的虛擬世界就可以用鍵盤恣意去攻擊別人;如果我們放任口(筆)業去傷害別人,就一定會有看不見的小人在某一天從天涯海角的遠方,穿越網路,在今生,或來世,乃至生生世世,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攻擊或誹謗我們。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我們也曾經是別人看不見的小人,對別人也做過同樣的事。

願大家共勉之。


 

 



新增留言 | 搜尋留言


留言作者/內容〈792〉

流言蜚語經

流言蜚語經
 
本經與《別譯雜阿含經》第364經及南傳巴利語佛經《相應部》第9、8經的內容相同。
 
本經的內容非常生動有趣,也帶給我們很多的啟示。本經是敘述一名比丘因為與一名女子之間的互動親暱曖昧,雖不到破不可悔淫戒的程度,但其不清淨的行為遭人非議,於是惡名遠揚,他因此心生厭世,想去森林中自殺一了百了。
 
千鈞一髮的時刻,這名比丘遇到了貴人,林中住著一位佛教護法的地居天神,地居天神覺得這個比丘的心性本質並不壞,而且有善根及慚愧心,有被度化的可能性,於是出手相救,並且安慰與鼓勵這名比丘。
 
這名比丘也因神靈的啟發而打起精神、重新振作,最終修得阿羅漢果。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1344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5/27農曆四月初九布薩八關齋戒日
 

joe21799   Hidden:   2023/5/27 下午 01:54:23 ()

留言作者/內容〈791〉

十力經

十力經
 
本經與南傳巴利語佛經《相應部》第22、58經及《增支部》第10集第21經等諸經文的內容相同。
 
本經是佛陀很明白的解說佛陀與一般的阿羅漢之間的不同,佛陀與阿羅漢之間只有一處相同,那就是「解脫成就」,除此之外,佛陀與阿羅漢兩者間再也沒有相同之處,比如阿羅漢又稱之為聲聞聖賢弟子,簡言之,阿羅漢一定是依靠聽聞老師的教導說法,然後依循「聞」→「思」→「修」等次地「法次法向」而成就解脫;然而佛陀則是在沒有任何老師的教導及聽聞正法的情況下「自悟而解脫」,辟支佛雖也是自悟解脫的聖者,但辟支佛卻無法像佛陀那樣能廣為宣說正法度眾。
 
此外,佛陀又稱之為一切知智者,但阿羅漢卻沒有佛陀的這一項殊勝的成就。
 
佛陀在本經中也特別開示佛陀具備「十力」,但阿羅漢卻不能具備完整的「十力」。
 
阿羅漢與辟支佛有可能因宿世累生的惡業在最後一生的某個時刻成熟而遭遇意外橫死,然而佛陀因波羅蜜已圓滿,除了有可能因宿世殘餘的一點惡業而遭受一點輕傷流血,卻絕不會遭遇任何的天神、夜叉、惡魔、梵天、鬼神、惡人、毒蛇猛獸或其他人類或非人的殺害而意外身亡。
 
有一些愚痴無聞的凡夫將佛陀矮化貶抑為一般的阿羅漢,甚至有愚痴無比的人將佛陀矮化貶抑為如孔子一般的普通凡夫,這些人我都不承認他們為佛教徒。
 
各位如果是以證初果為今生的修行目標,而初果的其中一項成就便是「四不壞信」,試問,如果各位皈依的對象是一個普通的凡夫,你們真的可以做得到「於佛不壞信」?
 
還有,佛陀要我們佛弟子「三皈依」,如果佛陀與一般的阿羅漢一樣,那麼佛陀就不該要我們「三皈依」,應該改成「二皈依」(皈依「法」與「僧」)即可,由此可知,佛陀的成就,除了解脫成就以外,大不同於一般的阿羅漢。
換言之,這些將佛陀矮化為一般阿羅漢、甚至是普通人的愚痴凡夫都是在製造障礙他人證初果的惡業,也同時犯下了謗佛的重惡業,望請諸法友慎思明辨,切莫人云亦云,這些愚痴的人來世下墮惡道,那是他們咎由自取,那是他們的選擇,那是他們的事,但各位切莫糊里糊塗盲從跟隨。
 
總之,如果有人說佛陀就是一般的阿羅漢或普通凡夫,這個人一定不是我們的善知識,請趕緊遠離,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因為這個人不管他的禪修有多精湛,可以百分百肯定他連初果的成就都沒有,因為他對於佛陀沒有正確與基本的認識,又如何成就「於佛不壞信」呢?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684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5/19農曆四月初一布薩八關齋戒日
 
 

joe21799   Hidden:   2023/5/19 下午 06:14:37 ()

留言作者/內容〈790〉

無師自悟的佛陀

無師自悟的佛陀
 
本經與南傳巴利語佛經《相應部》第22、58經等經文的內容相同。
本經是佛陀為弟子們解說佛陀與一般阿羅漢之間的差別在哪裡的重要經文。
佛陀與一般的阿羅漢之間只有一個地方是相同的。
 
然而,除了解脫這一項成就之外,佛陀與一般的阿羅漢之間再也沒有相同之處,比如阿羅漢又稱之為聲聞聖賢弟子,簡言之,阿羅漢一定是依靠聽聞老師的教導說法,然後依循「聞」→「思」→「修」等次地「法次法向」而成就解脫;然而佛陀則是在沒有任何老師的教導及聽聞正法的情況下「自悟而解脫」,辟支佛雖也是自悟解脫的聖者,但辟支佛卻無法像佛陀那樣能廣為眾生宣說正法度眾。
 
佛陀說初果聖者具備「四不壞信成就」,各位試想,如果佛陀與一般阿羅漢完全一樣,佛陀又何必要單獨列出第一項「於佛不壞信成就」?佛陀大可只說「三不壞信成就」即可。由此可知,佛陀的成就,除了「解脫成就」這一項與一般阿羅漢完全相同以外,其他的再也沒有相同之處。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75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5/12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joe21799   Hidden:   2023/5/12 下午 05:54:54 ()

留言作者/內容〈789〉

從華人的祖先信仰論「戒禁取」

從華人的祖先信仰論「戒禁取」
文/喬正一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支佛教的youtube,這支影片的主旨是講述初果聖人與凡夫的差別,影片的其他內容大致上還可以,但其中說到「戒禁取」的內容時,卻將華人的「祖先信仰」也包含在內,真的是這樣嗎?遍翻北傳與南傳的佛經,我們找不到佛陀對這一件事的看法,而佛陀早已般涅槃,我們現在也沒辦法拿這一個問題直接向佛陀請教,因此,我們現在聽到很多有關「戒禁取」的解釋都是後人自己主觀的詮釋,未必符合來如來的真實義。
 
「祖先信仰」是華人世界固有且根深蒂固的一種傳統文化,這種信仰到底是不是一種佛教的「戒禁取」就得看你從甚麼角度去講。
 
如果是從我們對先人及已逝的親人的一種「慎終追遠」與緬懷的角度出發,那麼這是一種很好且優良的傳統文化,提醒我們應心存感恩、飲水思源,做人不要忘本,那麼硬去指謫說這是一種「戒禁取」,我反而覺得持主這種主張的人未免過於偏執且武斷。佛教向來是一種很尊重世俗諦的宗教,只要各國各地的風俗民情不違背十善法,佛教的態度一向都是尊重且寬容,更何況「祭祖」與「敬祖」這樣的思想與文化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的不利益或後患,也不會增長我們的惡法或愚痴,更不會障礙我的解脫道修行,因此,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我並不認為是「戒禁取」。
 
有許有佛教徒認為人死後已隨業轉生,有可能再世轉生為人、或天、或畜生、或餓鬼、或地獄,淪為鬼的機率是不一定的,如果祖先已轉生為鬼道以外的其他世界,那麼去祭祖又有何意義?豈不是變成一種執著?
 
坦白說,很早以前我就是這樣的想法,但,後來我發現,如果我堅持清明節不掃墓,若家中祭祖不跟著敬拜,身為佛教徒的我一定會被大多數人訶責為不孝,大多數人很可能因此誤解佛教,甚而謗佛、謗法、謗僧,演變成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於是我開始「如理思惟」,我的這種堅持跟基督教徒有甚麼兩樣?這是不是反而是一種愚痴與執取?真的是佛陀所樂見?真的符合佛陀的本懷嗎?
 
如果我祭拜祖先的同時心中是存著對先人的一種敬意與緬懷,我不管他們已轉生至何處,我很清楚他們並不是我皈依的對象,我並不需要尋求祖先的庇護與賜福,我心中真正皈依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我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的業力因緣果報法則,那麼我祭祖這樣的一個行為還能夠被說成是一種「戒禁取」嗎?
 
可悲的是,曾幾何時,敬天祭祖這樣原本應該是一個很優良的傳統,到今天卻變質了,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很多的命理師及風水師大言不慚恐嚇大眾不拜祖先會招來禍事,而且強調祖墳陰宅對後代子孫的直接影響,目的就是希望在生活中遇到困境的人能去找這些命理師去看風水祖宅改運,因此很多人去掃墓或祭祖的動機已經變質了,變成了一種對鬼神的信仰,因為華人世界也的確存在「人死必為鬼」的封建迷信,於是乎祭祖的傳統演變成了一種利益的交換,祭拜祖先的同時心中已不再是一種單純對祖先的懷念與感恩,而是一種貪婪與對超自然未知的恐懼,如果是這種情形,那麼我會認為這種祭祀便有可能是一種「戒禁取」。
 
所以,「祭祖」到底是不是佛教的「戒禁取」?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就看你從哪一個角度去切入探討。
 
以上

joe21799   Hidden:   2023/5/7 下午 02:21:45 ()

留言作者/內容〈788〉

瞿默目揵連經

瞿默目揵連經
       
       本經與南傳巴利語《中部》第108經的內容同。
       
       本經的時空背景是佛陀剛般涅槃之後沒有多久的事,這篇經文是由被佛譽為「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所開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在於佛陀與一般阿羅漢的成就是否一樣?
 
        佛陀與一般的阿羅漢的成就只有一處相同,佛陀與阿羅漢兩者間唯一共通相同之處就是「解脫成就」,如果說,解脫這一項成就只有佛陀才能達到,那麼我們學佛修行又有甚麼意義呢?
 
       除了解脫這一項成就之外,佛陀與阿羅漢兩者間再也沒有相同之處,比如阿羅漢又稱之為聲聞聖賢弟子,簡言之,阿羅漢一定是依靠聽聞老師的教導說法,然後依循「聞」→「思」→「修」等次地「法次法向」而成就解脫;然而佛陀則是在沒有任何老師的教導及聽聞正法的情況下「自悟而解脫」,辟支佛雖也是自悟解脫的聖者,但辟支佛卻無法像佛陀那樣能廣為宣說正法度眾。
 
       此外,佛陀又稱之為一切知智者,但阿羅漢卻沒有佛陀的這一項殊勝的成就。
佛陀具備「十力」,但阿羅漢卻不具備完整的「十力」。
 
       阿羅漢與辟支佛有可能因宿世累生的惡業在最後一生的某個時刻成熟而遭遇意外橫死,然而佛陀因波羅蜜已圓滿,除了有可能因宿世殘餘的一點惡業而遭受一點輕傷流血,卻絕不會遭遇任何的天神、夜叉、惡魔、梵天、鬼神、惡人、毒蛇猛獸或其他人類或非人的殺害而意外身亡。
 
       有一些愚痴無聞的凡夫將佛陀矮化貶抑為一般的阿羅漢,甚至有愚痴無比的人將佛陀矮化貶抑為如孔子一般的普通凡夫,這些人我都不承認他們為佛教徒,各位如果是以證初果為今生的修行目標,那麼初果的其中一項成就便是「四不壞信」,但試問,如果各位皈依的對象是一個普通的凡夫,你真的可以做得到「於佛不壞信」?換言之,這些將佛陀矮化為一般阿羅漢、甚至是普通人的愚痴凡夫都是在製造障礙他人證初果的惡業,也同時犯下了謗佛的重惡業,望請諸法友慎思明辨,切莫人云亦云,這些愚痴的人來世下墮惡道,那是他們咎由自取, 那是他們的事,但各位切莫糊里糊塗盲從跟隨。
 
        總之,誠如阿難尊者在本經中的開示,佛陀與一般阿羅漢除了「解脫成就」這一項相同重疊之外,任何一位阿羅漢的其他成就都不能與佛陀的成就相提並論。
 
       阿難尊者在本經中也說明如何區別正定與邪定,判斷標準在於禪修有無被五蓋所染,如果有,那怕已入定且開發出如何神威顯赫的神通,都是邪定,不受佛陀所讚嘆與肯定;反之,不為五蓋所染,離欲、惡不善法而成就的四禪八定,便是清淨的正定。
選譯自《中阿含經》第145經《瞿默目揵連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5/4農曆三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joe21799   Hidden:   2023/5/4 下午 08:25:03 ()

留言作者/內容〈787〉

無 常

無   常
文/喬正一
有一天晚上我與一位多年沒聯絡的朋友見面敘舊,這一位朋友給我的印象是聰明絕頂、腦筋清楚、邏輯清晰,他在台灣的一間知名的金融機構擔任高階主管,老婆是國小的老師,兩個女兒都已成年,大女兒在英國讀書,二女兒大學剛畢業並考上台灣的一間國立大學的研究所,從外人的角度來看他真的算得上是人生勝利組。
可是,當晚他卻告訴我去年他被公司調去馬來西亞開拓新市場,我聽後不禁大吃一驚,我問他去外地開疆闢土、衝鋒陷陣這樣的苦差事不是應該交給年輕人去辦的嗎?以他現在的年紀與在公司裡的位置,總感覺好像不應該是他的任務。只見我的朋友臉露苦笑,沒有接話。
 
之後,他又娓娓吐出他現下面臨的一個大苦惱,他告訴我自從他被調去馬來西亞之後,生活上都還能適應,畢竟馬來西亞當地有很多的華人,還不至於有水土不服的情形出現。他的公司在台灣是非常知名的金融放貸公司,他在馬來西亞當然也是從事放貸的業務,可他在當地的業績上卻發生了很多的呆帳,雖然幾個月下來尚能免強打平,但他的精神壓力非常的大,偏偏他又不懂馬來語,而他也不太信任當地的翻譯,所以他無法確定底下是否有人陽奉陰違。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就在他的工作遇到困境的同時,身體又出現了問題,他的腳竟然不良於行,於是他去當地的大醫院檢查,醫師跟他說他的右腳長了一塊瘤,一定要動手術切除,不然有殘疾與危及生命的危險。
 
由於當時他已經痛到根本無法走路,就算坐飛機回台灣治療,他連下飛機到機場大廳的這一段路都沒辦法走,他實在沒有別的選擇,只好留在當地接受手術,他告訴我醫生給他全身麻醉,當時的他真的很害怕,萬幸他有福報,手術成功,在家休養了一個月。
 
可是,禍不單行,他的惡夢還沒有結束,偏偏就在他休養的一個月期間,由於他無法親自到公司督導,所以他的業績嚴重下滑,一蹶不振。
 
緊接著,他的睡眠品質也出現狀況,雖不至失眠,但每晚到凌晨四點他都會自動醒來,然後腦子轉個不停,讓他很苦惱。
 
他告訴我,他覺得他已面臨生命中的中年危機,而且他遇到的這些問題都是超出他的能力所能解決的範圍,他覺得他很無助與無力,於是他開始思考是不是該選擇退休這一條路。
 
他覺得,這些發生在他生命中的遭遇全都是他始料未及的風暴,一個接一個接踵而來,全像是事先被設計好的劇本一樣,他只能無奈被迫配合演出;又像是原本看似平靜無波的海面無預警地捲起千堆巨浪,一波又一波朝他的正面突襲他,讓他實在招架不住。
 
但如果他現在選擇退休,那麼退休之後他要做甚麼呢?因為這個選項從來就不是他現階段人生規畫的一部分,他真的很茫然。
 
不過,所幸他從年輕開始起就對金錢很敏感,善於理財規劃,所以就算選擇退休,經濟財務不是他的煩惱。
 
我聽了以後感觸很深,真的是諸法無常,我這一位朋友的遭遇簡單講就是兩個字--無常。打從我三十年前剛認識他開始起,就覺得他是一個邏輯清楚、頭腦靈敏的人,而他也對自己很有自信,似乎生活中沒有甚麼問題能難得倒他,我記得那個時候的他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可過了約二十年後,當我再見到他時他開始研究命理,我對他的這一個轉變感到訝異不已,因為與我對他過去的印象反差太大。
 
之後又過了約七、八年,直到當晚再次與他敘舊,覺得他多了滄桑,雖然他在很多方面擁有一般人很羨慕的成就,可是,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卻又承受著苦不堪言的壓力。
 
因為當晚談話的時間太短,我本想告訴他身心的平安與健康才是他目前最重要的選項,因為我的直覺與第六感告訴我,他的身體不好,等他的年紀再年長一些就會出現其他的問題,此外,我也覺得他的記憶力與反應很明顯退化,已不再像從前那麼好。
 
他告訴我,他父親過世之後,他在台灣的中台禪寺皈依了三寶,並且他在台灣的那一段期間經常在中台禪寺的道場學習靜坐,他非常喜歡靜坐的感覺,因為可讓他的心很平靜,保持頭腦清楚,但自從他去馬來西亞後由於壓力實在太大,心非常得亂,實在靜不下來,所以便中斷了靜坐的禪修。
 
我提醒他,心越亂就越要靜坐。就這樣,我們結束了當晚的敘舊,他告訴我今年十月他會回台,回台之後一定會再找我,我也衷心祝福他希望下次見到時他能有一番新氣象,也能聽到他的好消息。
 
以下的這一則新聞中的主角也是如此,一位曾經當過美國的律師、檢察官及州長的男性,因為被吊銷律師執照,生活突然一無所有,房子被銀行查封拍賣,流落街頭當街友,最後孤獨淒涼地死去。我也曾聽過一位醫師因遭逢生命中的變故最後流落街頭,這些人的無常際遇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因此,一個有正見且對三寶、戒律有不動搖信仰的佛教徒,固然是以解脫輪迴為最終的生命目標,但在抵達最終的終點站之前,因尚有愛欲之故而無奈不得不生死輪迴,於是乎「福」(善業功德)這一件事就變得非常的重要,且讓我們再次複習吟誦佛陀如下的真實語
 
福非火所燒,風亦不能碎;
福非水所濫,能扶持世間。
福能與王賊,勇猛相抗敵,
不為人非人,之所來侵奪。
 

joe21799   Hidden:   2023/5/4 上午 09:32:48 ()

留言作者/內容〈786〉

《阿姜曼的修行之道》第十一章第一節/貪欲

《阿姜曼的修行之道》第十一章第一節/貪欲的本質、斷除苦及無明

《阿姜曼的修行之道》這一座法身舍利塔的興建工程很順利,已正式邁入下半階段,祈願能早日順利完工,讓世人及天神都能知道、認識、讚嘆並禮敬末法時代碩果僅存的森林頭陀比丘的聖人的典範、智慧的結晶與修行的方法。

🙏🏻~🙏🏻~🙏🏻

http://www.charity.idv.tw/p/p11-1.htm

joe21799   Hidden:   2023/4/26 下午 05:31:08 ()

留言作者/內容〈785〉

《阿姜曼的修行之道》第十章第四節/持續靜

《阿姜曼的修行之道》第十章第四節/持續靜坐好幾個小時

本單元是關於頭陀比丘以正念及正智去調伏靜坐時所引發的劇烈苦受,文中有很詳盡敘述頭陀比丘如何以四念處來觀照苦受的修行方法。

本書(法身舍利塔)的進度已進入下半階段,速度也越來越順利,如果沒有障緣的話,應該明年年初(農曆年)就可以完工。

善哉🙏🏻~善哉🙏🏻~善哉🙏🏻

http://www.charity.idv.tw/p/p10-4.htm

joe21799   Hidden:   2023/4/19 下午 08:49:48 ()

留言作者/內容〈784〉

僧團分裂的因緣

善哉🙏🏻~善哉🙏🏻

這支影片的主講人真的非常的用心,他將早期根本佛教分裂的因緣整理與介紹得非常清楚詳盡。沒錯,誠如主講人於影片中所述,早期佛教的僧團最初分裂的因緣,佛教學界有不太一樣的說法與觀點,有一派為是肇因於「十事非法」,而這一點也是僧團第二次集結的主要因緣;但,有另一派卻認為真正導致僧團分裂的因緣是一個名叫「大天」的比丘說的五大妄語所致,在本片中有非常詳盡的介紹。

我們應該明白,佛陀與阿羅漢兩者間唯一共通的相同之處就是「解脫成就」,誠如主講人所言,如果說,解脫這一項成就只有佛陀才能達到,那麼我們學佛修行又有甚麼意義呢?但是,佛陀與阿羅漢仍有其諸多不同之處,比如阿羅漢又稱之為聲聞聖賢弟子,簡言之,阿羅漢一定是依靠聽聞老師的教導說法,然後依循「聞」→「思」→「修」等次地「法次法向」而成就解脫;然而佛陀則是在沒有任何老師的教導及聽聞正法的情況下「自悟而解脫」,辟支佛也是自悟解脫的聖者,但辟支佛無法像佛陀那樣能廣為宣說正法度眾。

據《大毘婆沙論》的記載,大天比丘出家前是某商人的兒子,他曾與其母通姦,又犯下殺父、殺阿羅漢、殺母等三逆重罪,之後為求滅罪而出家。如果這一段屬實,那麼大天比丘現在應該仍在地獄中受苦。

所以,善知識、善友真的非常的重要🙏🏻。

https://youtu.be/pRSrkczhH_4

joe21799   Hidden:   2023/4/18 下午 04:40:33 ()

留言作者/內容〈783〉

空缽經

空缽經
       本篇經文與《摩訶僧祇律》、 南傳巴利語佛經《相應部》第4及18經、南傳《法句經》的故事集(註釋書)等內容完全相同。
 
       這一篇經文在佛教界很有名,依據《中本起經》的記載,佛陀之所以乞不到食物空缽而返,是因為佛陀在過去久遠劫以前的前生犯下的惡業且在他最後一生成佛的此時已成熟所致,換言之,當時佛陀與五百比丘受邀前去一位在家居士的家裡應供,結果那一位居士被天魔波旬控制了大腦與心智,忘記了供養佛陀與五百比丘的承諾,於是佛陀與五百比丘就這樣一起連續吃了三個月的馬麥,佛陀在本經中解釋這是他過去久遠劫前曾因口無遮攔出言譏嫌羞辱毘婆尸佛所殘留的宿世惡業,佛陀並以此告誡大家應善護自己的身、口、意。
 
       在這篇經文中,我們要注意的地方是,真正讓佛陀得不到食物空缽而返的主要惡因是佛陀在過去久遠劫之前曾對毘婆尸佛陀造下的惡口業,當時佛陀的前生口無遮攔說毘婆尸佛應該去吃馬麥,而因為被羞辱的對方是一尊佛陀,換言之,是無上福田,於是乎這樣的惡口業就變得非常嚴重,很難消除,經過了很多劫這麼長遠不可思議的時間之後,直到釋迦牟尼今生成佛才算徹底清除結束;至於,天魔波旬的作亂只是增上的「惡逆緣」,換言之,也就是使佛陀前生的惡因、惡業在今生此時成熟的一種強而有力的「惡緣」,但並非主要的「惡因」,所以,我在讀這一篇經文的時候切不可「倒果為因」或「非因計因」。當然,佛陀在本經中也說天魔以神通迷惑眾人的意識,使他得不到食物,天魔的這種愚痴惡行是祂自己種下的一個新的「重大惡因」,未來天魔必將自食惡果。
 
譯自《雜阿含經》第1095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3/4/13農曆閏二月二十三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201.htm

joe21799   Hidden:   2023/4/13 下午 07:51:05 ()

共有 1335 / 無限制 條留言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搜尋:

累積人氣:96919


Tovery留言板提供一般大眾免費申請,這個留言板所有的貼文與內容皆與Tovery無直接或間接關係
若您發現這個留言板的使用者非法使用或濫用Tovery的服務,請至 進行檢舉與申訴
© 2023 Tover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