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very留言板| |版主主頁| |版主管理| |免費申請| |功能特色| |虛擬主機|  

祇樹給孤獨園林

歡迎光臨給孤獨園林。 請各位到此一遊的訪客切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也不可觸犯法律,否則後果請自負。 《吉祥經》有云:「適時論法義,此謂真吉祥」。希望大家善用留言板的功能,認真、理性、誠實的探討法義,增長彼此的智慧,此謂功德無量。

因為有瘋狂偏執的愚痴網友在留言板上作亂,因悲憫他(她)的惡行,不使他(她)增加惡業,故而不得已暫時關閉留言板,懇請愛護本網站的法友見諒,並繼續給予支持及鼓勵。

真正修行好的人一定心胸開闊,能尊重與包容不同的意見與觀點。

我們應該牢記佛陀教導我們應善護自己的身口意,而口業就包含了四種: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現今的網路虛擬世界,大家都使用鍵盤,一樣是口業的呈現。

千萬不要逞一時口(筆)快、口(筆)無遮攔去傷別人,也不要以為躲在網路的虛擬世界就可以用鍵盤恣意去攻擊別人;如果我們放任口(筆)業去傷害別人,就一定會有看不見的小人在某一天從天涯海角的遠方,穿越網路,在今生,或來世,乃至生生世世,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攻擊或誹謗我們。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我們也曾經是別人看不見的小人,對別人也做過同樣的事。

願大家共勉之。


 

 



新增留言 | 搜尋留言


留言作者/內容〈659〉

黑牛與白牛喻經Ⅱ

黑牛與白牛喻經Ⅱ

    本經與巴利語佛經《相應部》第32經第232篇《Koṭṭhik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一般凡夫俗子面對美色當前,會陷入意亂情迷的因緣是心識中的貪欲,非眼睛,也非美色對象,這也是「四聖諦」中的「集諦」,應當滅除。

    在《雜阿含經》第572篇也有同樣的內容,被佛譽為在家居士中「智慧第一」的質多羅長者也曾以本經中綁在白牛與黑牛脖子上的「軛鞅」(皮套繩)為比喻,為許多比丘闡釋如是真諦。請參閱以下的經文:
http://www.charity.idv.tw/1/a58.htm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250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1/7/2農曆五月二十三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76.htm

joe21799   Hidden:   2021/7/2 下午 01:10:57 ()

留言作者/內容〈658〉

非因計因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某藝人曾欠下高達數億的債務,目前正努力工作賺錢償還。這位藝人篤信民間信仰的神明,他說他問神明一個問題,他今天落得巨債纏身、悽慘落魄的下場,是不是遭人詛咒?他說神明回答說"是",還說他曾得罪某宮廟,被人下符陷害所致....。
~~~~

我看完之後,實在很感慨,我想起我們佛教講因果,凡果報的現前必有前因緣而生,但佛教也說有一種邪見叫做"非因計因",也就是這個"果"的產生明明是A因所致,但愚癡的人卻硬牽拖說是"B"因。

這又讓我想起一段很有趣、很生動的台灣俚語:"欠錢怨債主,不孝怨爸母。"意思就是錯都是別人造成的,自己都沒錯。好比大官貪汙被抓,會怪罪是祖墳風水不好才倒楣被抓。

我很憐憫這個藝人,希望他能趕緊擺脫負債之苦,但問題是倘若他不能反躬自省客觀理性找出今天走到這一步究竟是甚麼因緣所造成,反而一味牽拖他人或怪罪怪力亂神,那麼我個人認為就算他還清債務,未來依然會重蹈覆輒、歷史重演。

以此共勉之 🙏。

joe21799   Hidden:   2021/6/29 上午 09:57:48 ()

留言作者/內容〈657〉



該來的還是來了,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印度Delta病毒終於還是入侵台灣。據悉其可怕之處在於A與B(帶原者)只是打個招呼或擦身而過,A便可能染疫。

最毒的病毒莫過於恐懼、憂慮與愚痴,此時此刻面對印度變種病毒的來襲是佛教徒修行的良機,也是考驗我們平時的修行功夫與對佛法及業力因緣果報的信心。如果疫苗打了,口罩也戴了,該作的防疫措施也都作足了,剩下來的就交給業力因緣安排吧,世間的疫苗有很多的廠牌,但唯有自己的福德善業才是世間最有強效及保護力的疫苗。

謹以佛陀的偈語與大家共勉之:
福非火所燒,風亦不能碎;福非水所濫,能浮持世間。福能與王賊,勇猛相抗敵;不為人非人,之所來侵奪。

joe21799   Hidden:   2021/6/26 下午 11:06:24 ()

留言作者/內容〈656〉

帝釋請法經/長阿含經版

帝釋請法經/長阿含經版

    本經與《中阿含經》第134經、《雜寶藏經》、巴利語聖典《長部》第21經《Sakkapañhasuttaṃ》等諸多經文的內容完全一樣。

    本經是帝釋天主與佛陀之間問答的一篇精彩經文,經中的乾踏婆般遮翼是一位浪漫多情又才華洋溢的天界音樂神,祂的作品不但贏得佛陀的稱讚,還讓他抱得女神歸,甚至坐上了天界樂神之王的位子,可謂一箭數鵰。

    本經中帝釋之子瞿夷天神的前生曾是人間虔誠的佛教女居士,而經中三位天界的女舞神的前生曾是人間放逸的比丘,由此可知,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在漫長的生死輪迴中,男人會變成女人,女人也會變成男人,而決定是男是女,在於無明、顛倒妄想、貪愛、慾念、執著、業行等諸因緣。但我們應當明白一件事,沒有絕對的男人或女人;換言之,當一個人存有以下的想法或觀念,例如:「我是一個男人」、「我是一個女人」、「我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我是藍」、「我是綠」、「我是xx身份」、「我是xx階級」、「我是xx人」....。魔王便能掌控此人,便能與此人溝通。我們的身心五欲蘊既然是因緣聚合的暫時存在,是故世間所謂的男人、女人、身份、地位、角色、省籍、種族、甚至是意識型態等等,都是因緣所形成的暫時現象,如果誤以為真實,誤以為永恆不變,就是「我見」或「身見」;如果執著這樣虛無的東西不放手,就是「我執」,就是作繭自縛。

    經中帝釋對佛陀提出一連串有關十二因緣的問題,而佛陀也很有條理地按部就班一一回答,帝釋及諸神也因此殊勝的因緣而證初果。本篇經文在佛教界非常的有名,在天上及人間也彌足珍貴。

選譯自《長阿含經》第14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1/6/24農曆五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o/o54.htm

joe21799   Hidden:   2021/6/24 下午 05:28:18 ()

留言作者/內容〈655〉

沉睡中的先知

我曾考慮到底要不要分享以下的兩支影片,不過考量到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竟主張並深信業力因緣果報的法則,可能會給一些人帶來特殊的啟示,因此我還是決定PO出來供諸君參考。

兩支影片中的主持人所介紹的主角就是近代史上被譽為「沉睡中的先知」―艾德加・凱西,他於1877年出生,美國肯德基州人,出生在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家庭,從小熟讀聖經,立志長大以後要成為一名牧師。

可不凡之人往往都註定有不凡的能力與經歷。凱西六歲時便開始看見異象,甚至可以和死去的人溝通交談。他十三歲時意外發現自己可以用「照相式記憶」的方式將自己睡前所閱讀的資訊倒背如流,換言之,就是讓他睡在一本書上,等他醒來時他可以將書中的內容一字不漏地背給你聽。
他十五歲時便能以靈視力(即佛教所謂的天眼)為人治病,他長大後開始以此能力賺錢,但沒多久他生了一場怪病,他不能說話了,而且喪失了原先的能力,他遍尋醫師都藥石罔效。後來他做了一個夢,夢境中有一個人告訴他因為他濫用了自己的天賦謀取名利,因而遭此天譴,故而罹患此疾。

之後,他因緣際會下認識一名精神科醫師,這一位醫師以催眠的方式詢問他該如何治癒自己的怪病,凱西果真在催眠中說出療方,後來他的怪病真的好了。病癒後,凱西便以無償的方式為所有疑難雜症的病患提供協助,但後來他發現他的能力提升了,他能看到眼前的病人今生所罹患的罕見疾病竟是肇因於其前生所造的孽,這跟他固有的信仰發生極大的矛盾,因為基督教根本不承認業力因緣果報的法則。

但凱西最後還是突破了宗教知見上的障礙,他接受了輪迴業力的法則,他發現很多罹患罕見疾病的病人竟然在其前生的某一世中雖未幹下諸如殺人放火等天地不容的重大惡業,但他們對於別人所受的痛苦非但報以冷漠的態度,甚至還嘲笑與隨喜,因為這些人在當時的心中是殘酷無情的,因此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因緣成熟時,前世嘲笑並隨喜他人受苦所造下的口業與意業都在他們的今生回到了自己的身心。

我曾在有關他協助病患的另一本著作中看過一些特殊的案例,我補充一些影片中沒有介紹的案例與大家分享。書中記載有一名紐約的知名超級模特兒,美貌多金,名利雙收。凱西就曾以他的天眼看到這名模特兒的前生曾是一名修女,當時的她發願一生都照顧病患與窮人,她那一生所累積的善業,使她今生擁有一張令人驚艷的絕世美貌,因為前世為修女的她曾以雙手為病人服務,故而今生擁有一雙纖纖玉手,她憑此玉手而獲得各大知名廠商的代言邀約。

凱西還發現所謂的天才兒童,不管是數學家、物理學家、音樂家、藝術家等等,他們都是沿襲他們前生的專業才能與習氣,正所謂「書到今生讀已遲」。

凱西發現有一些罹患嚴重精神疾病的病患,其前生曾是研習巫術或黑魔法的術士,他們的前生曾以邪術害人發瘋,故而今生罹患難以治癒的精神疾病。

凱西還發現有一些一生庸碌無為、甚至命運多舛的人,其前生善妒並障礙他人的成功與幸福,他們今生小人不斷,是緣於他們前生就是別人的小人,因此凱西歸納出嫉妒別人就是障礙自己的業力法則。

凱西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但其所協助過的案例很多都與佛教因果業報的法則相似,以下的第一支影片是簡介凱西的傳奇一生,第二支影片則是簡介凱西所協助的案例。

分享如下:

凱西的傳奇一生:
https://youtu.be/ISZuptDXATI

凱西協助的案例簡介:
https://youtu.be/DEyxXx-aSuQ

joe21799   Hidden:   2021/6/21 下午 11:10:45 ()

留言作者/內容〈654〉

《差摩比丘病癒經》

《差摩比丘病癒經》

本篇經文與巴利語經文《相應部》第22經第89篇《Khemakasuttaṃ》的內容相同。

    本篇經文非常的精彩,有以下幾個重點:
一、本篇的主角差摩比丘在痊癒之前應該是有學比丘,也就是他的成就可能是或初果、或二果、或三果的聖者。

二、差摩比丘雖已破除我見,但仍有我慢、我欲、我使等煩惱。所以一名已證初果的如來弟子,如果遇到外境逆緣的時候還是會生氣,比如女居士中布施第一的毘舍佉曾被城門的守衛借勢借端索賄,已證初果的她當下很生氣,她會找波斯匿王投訴。又比如已證初果的阿難尊者初聞佛陀即將入滅的噩耗,曾悲傷到不能自己。

三、差摩比丘在本經中舉了很多的例子來解釋無我的真諦。差摩比丘舉了花香的例子來說明所謂的無我並不是否定我們當下的存在,不是外道的斷滅虛無論。他也舉了乳母洗衣的例子,說明一位如來多聞聖弟子雖已破我見,但仍須努力,才能徹底斷除煩惱與生死輪迴的鎖鏈。

四、差摩比丘為諸上座比丘演說正法,竟使一票沒有任何成就的諸上座比丘都證初果,而他自己則因法喜所帶來的利益與療效,除了幫助他自己證得阿羅漢果以外,他的病痛也隨之痊癒。由此可知,聽聞正法,確實有莫大的功德與利益,但前提是必須理解,且因聞法而緣生出清淨的信心與法喜。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103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1/6/17農曆五月初八之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1/a175.htm

joe21799   Hidden:   2021/6/17 下午 03:33:52 ()

留言作者/內容〈653〉

念死

台灣今年疫情急遽嚴峻,無常的突襲,令人猝不及防。這一波變種病毒,使台灣的死亡率已攀登世界死亡平均之冠。

每一天看到防疫指揮中心所公布的死亡人數,對我而言,那不僅僅是個數字而已,而是一個又一個生命的逝去,以及一戶又一戶家庭的傷心與破碎,在疫情徹底解除之前,誰也不能保證我們任何一個人與家庭不會是下一次公布的其中一個案號與數字。

在死亡面前,不分男女老幼,也沒有貧富貴賤之別。

值此疫情嚴峻之際,謹節錄南傳《法句經》的部分偈語如下,與諸君分享:
勤向不死(Amata指涅槃)徑,放逸趣死徑,精勤者不死,放逸如已死。
採集百花卉,心生諸染著,貪欲無厭者,死魔得所乘。
非隱於虛空,海洋洞穴中。欲避死魔者,世間無避處。
牧人執鞭杖,驅牛至牧場,老與死亦然,驅逐眾有情。
形勞衰老身,病巢易敗壞,穢身必腐散,有生終歸死。
觀世如水泡,觀世如幻相,如是觀世者,死魔(Maccuraja)不得見。
執子女與畜,心為愛染著,死神攫捉去,洪流捲睡村。
非子能救濟,非父或親戚,若為死所牽,親族莫能濟。

joe21799   Hidden:   2021/6/11 下午 03:51:15 ()

留言作者/內容〈652〉

《大苦蘊經》/中阿含經版

《大苦蘊經》/中阿含經版

本經與《增壹阿含經》第21經第9篇及巴利語佛經《中部》第13經《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ṃ》等經文的內容一樣。可參見以下《增壹阿含經》版本的內容:
http://www.charity.idv.tw/t/t100.htm

 根據印度神話的傳說,相傳須彌山頂的三十三天最初是阿修羅神族的地盤,後來帝釋天一族的諸神驚豔於三十三天的美景,但祂們又不想跟阿修羅一族共住,於是以酒灌醉阿修羅,將其丟在大海底下;等阿修羅一族清醒後發覺自己因酒誤事上當了,便與帝釋一族結下樑子,自此勢不兩立,經常相互爭戰。

 佛教的天龍八部中,阿修羅是屬於多疑、脾氣大、善妒、好鬥的一類非人。這一類的非人因生性好鬥、善妒,故而所在之處常充滿了煙硝味,是一處讓人神經緊繃的環境,故又稱之為「修羅場」。

後來修羅場一詞在日語中又被引申為現實世界中的戰場和惡性競爭的工作場合。

 人間有沒有修羅場呢?當然有!只要哪裡有惡鬥,那個地方就是「修羅場」。

 《金枝慾孽》、《后宮甄嬛傳》與《延禧攻略》都是描寫後宮嬪妃為爭皇寵,彼此間爾虞我詐的大戲;而《白色巨塔》則是敘述大醫院醫師間為爭名奪利,互相勾心鬥角的日劇。這些不都是活生生的人間「修羅場」嗎?

 為什麼會有「修羅場」?佛陀告訴我們,這是不可避免的人生八苦之一,因為只要有人(凡夫)的地方,就免不了有「怨憎會」。人與人之間只要有利害關係,就會有恩怨,就免不了惡鬥,就會有怨憎會苦。更多的時候,你不鬥別人,別人還是會來找你的麻煩。

 在《中阿含經》第一百篇的《現法苦陰經》裡,佛陀提到人與人之間會有衝突與猜忌,往往是因為有利害關係,歸根究底,不過就是「欲貪」與「執著」在作祟。在現實生活中,處處可間利害關係的衝突,只要有衝突、有猜忌、有鬥爭,就是活生生的修羅場,就是「苦」。而產生「苦」的原因就是「欲」,於是乎母親與子女諍吵,子女與母親諍吵;父子、兄弟、姐妹、親族等展轉相續彼此諍吵。他們彼此互相鬥諍後,母親便說子女的壞話,子女也說母親的壞話;乃至父子、兄弟、姐妹、親族相互說對方壞話,親人間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無親屬關係的他人。這種爭執,小可到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大可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以上就是在今生現世中便可親身體驗「欲」所緣生的後患。

 很久以前,我便一直對於如何能將「四聖諦」的禪觀落實在平時的生活中這一點感到疑惑,我也請教過很多人,但都得不到令我滿意的答覆。對於《雜阿含經》第42經《七處善觀經》中佛陀所教導的:苦→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善觀」還是不能如實運用在平時的生活中。然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直到今天我翻譯此經,看來那一位在燈火闌珊處能解答我疑惑的人依然是佛陀本人,感恩佛陀,善哉~善哉!

選譯自《中阿含經》第99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1/6/3農曆四月二十九日黑月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n/n104.htm

joe21799   Hidden:   2021/6/9 下午 05:09:55 ()

留言作者/內容〈651〉

《大苦蘊經》

《大苦蘊經》

本經與《中阿含經》第99經及巴利語佛經《中部》第13經《Mahādukkhakkhandhasuttaṃ》等經文的內容一樣。

很久以前,我便一直對於如何能將「四聖諦」的禪觀落實在平時的生活中這一點感到疑惑,我也請教過很多人,但都得不到令我滿意的答覆。後來,我又翻譯過《雜阿含經》第42經《七處善觀經》,經中佛陀教導我們當如實觀「五蘊」、「六根」、「六塵」、「六識」等「苦」的實相(無常、敗壞、變異、緣生緣滅),及其「集」(苦生起的因緣)、「滅」(苦滅)、「道」(滅苦之道)、味(愛染)、患(後患)、離(出離、解脫)等七處善觀,可是我還是不能如實將其運用在平時的生活中。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直到今天我翻譯此經,看來能解答我的問題的人依然是佛陀本人,感恩佛陀,善哉~善哉!

選譯自《增壹阿含經》第21品第9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1/6/3農曆四月二十三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t/t100.htm

joe21799   Hidden:   2021/6/3 下午 05:54:09 ()

留言作者/內容〈650〉

《尼犍之子經》/增壹阿含經版

《尼犍之子經》/增壹阿含經版

本經與《雜阿含經》第110經及巴利語聖典《中部》第35經《Cūḷasaccakasuttaṃ》等諸經文的內容完全相同。

    可參考《雜阿含經》第110經:

http://www.charity.idv.tw/1/a174.htm

    本經的內容非常精彩,經中主角是古印度當代六師外道其中一派尼犍派(拜火裸形外道)的大師之子,因此本經名為《尼犍之子經》。

    這一位尼犍之子聰明絕頂、博學多聞,但因其自身優秀的學識而目空一切,甚至看不起佛陀。

    直到他前去找佛陀展開一場世紀的辯論賽之後,他發現他自己的論點有矛盾,且自我打臉,終於在世尊步步的開導之下,他臣服於世尊的教誨。

    本經唯一與《雜阿含經》第110經不同之處在於本經補記了尼犍之子後來被他自己的學生視為叛徒,因而遭彼等殺害,這當然是他自己的宿世前生的惡業已成熟所致。但所幸他被害死之前已證初果,死後轉生到忉利天,且未來彌勒菩薩成佛之後,他會遇見彌勒佛,並證得解脫。

    最後,我仍要再次苦口婆心奉勸某些自詡為原始佛教徒的法友萬不可再憑個人主觀的好惡去誹謗《增壹阿含經》非佛說,本經與《雜阿含經》第110經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足見四阿含有非常多的經文彼此都是敘述一樣的內容,未來有機緣 本人會逐一將其翻譯成白話,須知自己謗法自誤也就罷了,如果還誤導他人產生邪見,那惡業可就大了,故而慎思!慎口!

選譯自《增壹阿含經》第37經第10篇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1/5/26農曆四月十五日血月布薩八關齋戒日

http://www.charity.idv.tw/z/z31.htm

joe21799   Hidden:   2021/5/26 上午 08:58:03 ()

共有 1385 / 無限制 條留言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頁    搜尋:

累積人氣:102864


Tovery留言板提供一般大眾免費申請,這個留言板所有的貼文與內容皆與Tovery無直接或間接關係
若您發現這個留言板的使用者非法使用或濫用Tovery的服務,請至 進行檢舉與申訴
© 2024 Tovery.net.